#家長百問百答#
昨天晚上,村西邊老王直播的時候,他說他上初中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情:
老師要求學生把作業題後面的標準答案都撕下來,寫上自己的名字上交。
他當時是撕下來了,但是忘記了寫自己的名字。
交上去以後,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從所有的答案里找出自己的。
他找出來後,對齊撕下來的縫,告訴老師,這是我的。
他說:「縫都是對齊的,是我的。」
老師說:「有可能是你的,有可能不是你的。」
老師不承認撕下來的答案是他的,還罰他在辦公室站了一節課。
這就是一個初中老師對待學生,因為學生沒有寫名字,就讓學生占了一節課。
罰站是最浪費時間的事情,還不如讓學生多做寫作業有效。
當那個提問的女人說:「你也是老師教出來的。」
村西邊老王就很生氣。
他說:「你這麼說,微軟的貝爾蓋茨都是老師教出來的。老師只是教會了考試的那種技巧和方法,教我考試內容,教會了考試,人生的價值觀老師根本就沒有教。」
我想到我上初中的時候,包括上小學的時候,都有老師打學生。
初二時,有個學生學習成績非常好,上課的時候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老師就把他拉出來,在講台前面了,把學生給推到在地,並推到教室的外面,其實那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平常也是前五名的。
也不知怎麼讓那個老師生氣了,打那個學生。
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哪怕是學習好,有時候稍微不注意,也會被老師懲罰的。
人想起來初中的經歷都是不快樂的回憶,總是感覺受盡了委屈。要麼就是被老師打,要麼被老師扔作業本,要麼被罰站,要麼被罰在操場跑兩圈。
從來不受懲罰的孩子,大概很少吧。
痛苦的回憶,讓人感到上學根本不快樂。
工作以後,寫文章、拍視頻都不是老師能夠教會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學習的。
很多老師就是一個知識的消費者而已,根本不是知識的生產者。
當一個人是知識的消費者時候,他根本就沒法給一個知識生產者提供指導意見。
當初中小學的老師根本就沒有還是生產者。他們連人要生產屬於自己的產品都不知道,根本就沒法給學生一個指導的建議。
引導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就是那束光,就沿著那束光往前走,就掌握了某方面的技能。
老師要非常勤奮,當一個知識的生產者,才有可能能夠就像一束光,引導著學生往前走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d17dd6fde618679f77aa8b2037f5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