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財經 屠俊
從「百萬抗癌藥」CAR-T療法上市以來,其可及性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1月11日,復星凱特宣布聯合國藥控股旗下健康管理和患者綜合服務平台宸汐健康聯合推出奕凱達中國首款淋巴瘤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符合條件的患者在使用奕凱達治療後,若未能達到完全緩解(CR),將獲得最高60萬人民幣的返還,也就是自費購藥金額的一半。
具體來說,依託復星凱特和宸汐健康聯手打造的項目專屬平台,符合項目條件的患者免費入組成為項目會員後,可通過完成單采激活權益開啟療效保障權益。患者購藥並回輸後3個月後進行療效評估,如未能達到完全緩解(CR),患者可獲得最高60萬元返還。
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是中國首款獲批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2021年6月22日,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成人患者,開啟了中國CAR-T細胞治療元年。
此款CAR-T療法由復星凱特2017年初從美國Kite(吉利德旗下公司)引進Yescarta在中國進行技術轉移,並獲授權在我國進行本地化生產。
「全球使用阿基侖賽注射液進行治療的患者已經達到13000例,在國內截至 2023 年,奕凱達已成功治療超 600 位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復星凱特該項目負責人齊淵元向藍鯨財經表示。
對比奕凱達國內外的放量情況,齊淵元指出,開始國內外差不多,但可以看到Yescarta納入當地商業保險後,實現了快速放量,在國內,價格是患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2年,Yescarta(阿基侖賽)年銷售收入11.6億美元,同比增長66.9%,成為首款年銷售額超10億美元的CAR-T產品。雖然,奕凱達在國內的銷售具體金額並未公布,但是,以奕凱達已治療600位r/r LBCL患者,按照其每劑120萬元的價格粗略測算,奕凱達截至目前的銷售額可達到7.2億元,與國外單年收入存在差距。
公開信息顯示,Yescarta在美國的定價為37.3萬美元,高於國內的120萬元/針定價,不過,自2019年2月起,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就宣布不僅全面覆蓋CAR-T細胞療法的費用,還支付所有相關服務費用,包括藥物管理、細胞的收集和處理、細胞的回輸,以及門診或者住院的治療費用,也就是美國的患者這幾乎是「零成本」治療。
由於CAR-T細胞療法費用高昂,是否能夠被納入醫保也一直引發市場關注,但是根據剛剛過去的2023年醫保談判結果來看,雖然兩款CAR-T產品,即復星凱特的阿基侖塞注射液和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注射液進入初審名單,但最終依然未能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復星凱特指出,區別於傳統藥物,CAR-T需要採集每一位患者體內的T細胞,因此每個患者都需要一條單獨的生產線,而製備完成後的產品也僅限於患者自身使用;其次,定製性還體現在CAR-T生產製備上,採集的患者T細胞運達產品製備基地後,將經過600多道工藝、20多位專業的製備工程師完成生產,並需通過嚴格的質控及質檢步驟,以確保符合回輸標準、最大化患者獲益;製備成功的CAR-T藥物將通過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及專業的患者服務團隊,及時地將CAR-T藥物回輸到患者體內。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曾表示,CAR-T成本較高,價格下降空間也較小,希望通過創新支付,企業力所能及地讓出一部分價格,醫保、商業保險各報銷一部分,減少患者自付部分。
有業內人士透露,按照限定的支付範圍,醫保目錄內所有藥品年治療費用均未超過30萬元的標準,成本極為高昂的CAR-T產品進醫保的難度較大。
而此次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的推出是否能推動奕凱達在國內快速放量值得期待。
據悉,除了奕凱達中國首款淋巴瘤按療效價值支付計劃,復星凱特目前已在全國25個省區市建立160多家奕凱達高標準治療中心,並推動CAR-T細胞治療產品納入超100款城市惠民保項目,以及超過75款商業健康保險項目,細胞治療創新療法進一步惠及更多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國內已獲批上市4款CAR-T產品,即阿基侖賽注射液(CD19)、瑞基奧侖賽注射液(CD19)、伊基奧侖賽注射液(BCMA)、納基奧侖賽注射液(CD19),價格均約百萬。除了上述已經獲批的4款CAR-T藥物,還有兩款藥物正在預備役狀態。
「隨著整個行業規模上漲之後帶來的規模效應,無論是生產、製造端還是推廣端,成本都會逐漸被攤薄。」齊淵元說。
復星凱特董事長張文傑表示:「未來,復星凱特將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送去更多優秀的細胞治療藥物,以更多元的創新舉措推動藥物的「可及可愈」,讓優質醫療惠及廣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