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折?實控人加倉億緯鋰能

2022-06-17     英才雜誌

原標題:65折?實控人加倉億緯鋰能

本文作者 | 劉超然

實屬少見,鋰電池頭部企業億緯鋰能(300014.SZ)計劃投資150億投資擴產鋰電池,其中非公開發行股份融資的90億資金完全由內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參與認購。公司控股股東億緯控股、劉金成、駱錦紅分別認購30、20、40億元,億緯控股由劉金成、駱錦紅夫妻二人分別持股50%,可見公司並不打算引入戰投。

根據公告顯示本次定增的價格63.11元/股來看,若按照6月14日收盤價98元/股計算,公司實控人及股東將以近市場價的65折增持公司股份。

在目前電動車整車利好不斷,鋰電池產業鏈高景氣度的背景下,雖然這個價格相當有吸引力,但作為個人投資者能包攬90億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還是有些「財大氣粗」。

根據公司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億緯鋰能全年營收169億元,同比增長107.06%。其中,消費電池營收68.76億元,同比增長67.79%;動力電池營收100.07億元,同比增長146.25%。板塊高景氣度下,動力電池營收增長更明顯,成為公司業務增長最重要的引擎。而且公司歸母凈利29.06億元,同比增長75.89%,也是大舉增持的原動力。

質押、減持套現all in鋰電池產業鏈

為什麼說實控人自己認購定增是少見的?

主要是因為企業上市本來就是希望拓寬融資渠道,通過二級市場和一級半(非公開發行)這種無利息的外部資金來幫助公司實現戰略規劃。一般來說,實控人認購定增款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自有資金和外部資金,而外部資金包括銀行貸款、股票質押等多種方式。由於銀行借款利率較高,因此股票質押是大股東快速變現的重要方式,從億緯鋰能近期大股東質押情況來看,第三大股東劉金成不久前剛質押了2250萬股公司股票。

在此之前,公司控股股東億緯控股就已經對持有的億緯鋰能的部分股份進行了質押。根據4月29日的公告披露,億緯控股向西藏信託質押了2200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3.62%。根據質押股數市值,兩次質押如果按照質押率50%估算,那麼兩位股東合計可以獲得約15.69億元的資金。

億緯鋰能近期質押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其次,億緯鋰能也通過收回對子公司的投資來進行資金回籠,思摩爾國際(06969.HK)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設備供應商,2014年曾獲得上游電池供應商億緯鋰能的投資,持股32.62%。

4月27日,受到投資思摩爾國際的拖累,億緯鋰能的一季度歸母凈利下滑20%,一季度投資收益為2.17億元,同比下降44.01%。疊加電子煙受到政策監管影響,隨後公司決定減持思摩爾國際。

根據公告,公司計劃在一年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5%(約2.1億股),按照最新思摩爾收盤價20.45港元/股計算,此次預計能套現42.95億港元,合人民幣超36億。

質押、減持參股公司等操作,預計可獲得資金約52億,如此迅速的籌措資金,也能看出公司定增擴產的決心,加上公司一季度公告的64億貨幣資金,150億擴產計劃的投資額基本算是all in鋰電池擴產了。

行業「內卷」導致盈利能力和流動性承壓

短短几月,億緯鋰能的鋰電池產能規劃已經從200GWh擴大至300GWh。券商研報預計公司鋰電池產能將在2022年底達到100GWh,2023年底超過200GWh,預計2022年出貨量為26-28GWh,2023年翻倍至60GWh,2024年超100GWh。

億緯鋰能之所以如此大規模的擴產可能也是迫於無奈,實際上在動力電池板塊,積極擴產的並不止億緯鋰能一家。據不完全統計,僅2022年一季度,比亞迪、欣旺達、中創新航、捷威動力等動力電池廠商都公布了多個新的動力電池擴產建設項目,整體投建金額預計可以達到2287.7億元,預期年產能將達到620GWh。如此看來,擴產也是競爭所致,畢竟蛋糕就那麼大,寧德時代又已經分去了較大的那份,剩下的「蛋糕」就只能依靠擴產、價格戰來獲取份額。

雖然近兩年鋰電池產業鏈景氣度高漲,市場風生水起,但事實上中游的動力電池廠商日子並不好過,隨著電池級碳酸鋰、鈷、鎳等新能源金屬價格的瘋漲,整個產業鏈的成本都被推到高位,從特斯拉價格從起初的23.5萬的後輪驅動版Model 3連續漲價3次至27.9萬元,漲幅18.7%,但相比於原材料價格上漲情況,電動車漲價幅度還算溫和。可見由於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彈性較大導致成本轉移的並不理想。

從板塊龍頭的盈利水平就可以略窺一二。從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的毛利率和凈利率趨勢來看,2022年Q1公司主營的動力電池系統的毛利率對比2019年已經腰斬,且凈利率首次降至個位數且不足5%。

寧德時代盈利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億緯鋰能也未能倖免。從下面的盈利情況變化來看,雖然公司2021年業績出色,歸母凈利增長75.89%,但其實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經處於「懸崖邊緣」,岌岌可危。

億緯鋰能盈利情況 數據來源:(choice)

後面6月中旬,億緯鋰能發布公告,與川能動力合作共建3萬噸鋰鹽項目,億緯作為下游企業將獲按持合資公司股權比例獲得優先採購權,這意味著公司可以獲得1.5萬噸鋰鹽的保證供量。如此動作無疑是想保證原材料供給的同時,希望通過投資收益的方式緩解成本壓力。

表面看2021年公司賺錢效應不錯,但事實上公司潛在的資金和債務壓力值得重點關注。

隨著公司對鋰電池的擴產以及上游能源金屬領域的持續布局,億緯鋰能的負債率再次上漲,2022年一季度達到了58.58%的高位。此外,根據億緯鋰能資金鍊也出現了緊張的狀況,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為1.13、0.86,均降至2019年以來低點。行業內卷之下,億緯鋰能盈利和流動性雙雙承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c17d20ada19c73cc48d317c0adec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