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全方面品鑑普洱茶?

2022-03-29   生茶張

原標題:教你如何全方面品鑑普洱茶?

普洱生茶的魅力在於,隨著時間流失,變化更加巨大。每一泡都滋味萬千,言有盡而韻無窮,一村一寨、一地一味,總給人驚喜,令人意外。

普洱茶如何品鑑是一門學問,有經驗的茶人,喝一口就能知道是哪個山頭的茶、樹齡多少、存放了多久。而對於入門茶客,面對眼花繚亂的各種普洱茶,往往無所適從,只得盲目跟風。

從今天起教你快速練成普洱茶品鑑高手,想要快速練成品茶高手,就要多泡茶多品茶,積累實戰經驗。

1、看干茶

看干茶主要看條索與色澤。條索的形成與茶種、製法有直接關係,品鑑時一定要對各茶區茶種、製作習慣有所認識才行,如果有標準樣式就更好。

從茶種看,例如困鹿山、倚邦、黃草壩、那卡等茶山,大小葉混生,小葉占相當比例,製成品的條索就會顯緊細。

景邁、賀開、攸樂等茶山中有不少中葉型,因而條索也比較緊細。而老班章、老曼娥等幾乎都是大葉,條索就會顯得肥壯。

從製作看,易武、蠻專、江城、景洪勐宋、小景谷等有做泡條習慣,茶條顯得松大。

2、聞香氣

香氣主要是指干茶香、杯底香、茶湯香。

干茶香也就是茶餅自然散發出來的香氣,拿起整個茶餅輕嗅便可清晰地感受到,存放適當的新茶一般氣味清新,帶有淡淡的甜香,老茶則散發陳香;

如若存放不當,很容易吸入異味,影響普洱茶整體品質,因為茶葉具有極強的吸附性。

用聞杯法,拿飲後的茶杯放在鼻子底下聞,上品普洱茶的香氣主要有荷香、蘭香、花果香、蜜香、樟香和棗香。

杯底香一般在第一泡的時候表現最為明顯,聞杯底香可以作為鑑別新茶與老茶,生茶與熟茶,製作工藝,古樹與台地的依據,但在實踐中主要用來鑑別古樹與台地。

而茶湯香則沒有干茶香和杯底香那麼容易感受到,需要輕啜慢咽,茶湯含於口中時,輕微攪動舌尖,配合微微的呼吸,凝神體會,茶湯香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層次感明顯。

3、觀察湯色

茶友們都喜歡在喝茶前,手持品杯,仔細觀察杯中茶湯。觀湯色,主要是看茶湯的顏色、茶湯的透明度、茶湯的粘稠度這三個方面。

優質的普洱茶生茶,無論是存放多少年,其湯色都較為透亮,呈現出青黃色或金黃色的湯色。

茶湯的透明度反映出茶的製作工藝精湛程度,還與茶藝師的泡茶技藝息息相關。

普洱茶無論生茶還是熟茶,優質的普洱茶都具備優秀的粘稠度在喝茶人口中,有所謂的「滿口是茶」,這便是粘稠度的一個很好詮釋。

普洱茶湯的粘稠感,是衡量「我們喝的是茶湯還是茶水」的標準之一。

茶湯粘稠度的高低與普洱茶的品質直接掛鉤。茶樹的原料、品質、加工工藝才是茶湯粘稠度的主要因素。

4、品味茶湯

這是品茶的最後一步,可以說一款普洱茶的真面目如何,都能從中發現。

普洱茶入口後不急著咽下,用舌頭緩慢攪動茶湯,讓茶湯在口腔內部,與舌尖、舌面、舌根以及上下顎充分接觸,感受茶湯的口感層次變化,及湯體厚薄度。

幾秒鐘後,喝下一小口茶湯,靜心感受茶湯入喉的滋味及喉韻,以此來評價茶的濃稠度、濃強度、順滑度。

茶湯入口後略感苦澀,是正常現象,所謂「不苦不澀,不是好茶」,但苦澀應在三五秒內迅速化開,持續生津回甘。

靜心感受茶湯入喉的滋味及喉韻,以此來評價茶的濃稠度、濃強度、順滑度。

5、細看葉底

看葉底是品鑑普洱茶的最重要步驟,凡普洱茶在原料、製作、倉儲中存在的問題在葉底上一點有體現。

從原料講,茶種中的大葉小葉、野生栽培可以分辨;古樹與小樹可以分辨;是否單株製作可以分辨。

從製作講,製作悶紅、焦片、糊邊可以看到;輕發酵的茶葉或者有黑硬葉梗,或者葉底軟爛;熟茶發酵的程度、好壞可以從葉底完整度,色澤是否一致等判斷。

從倉儲看,干倉的葉底栗紅有光亮,色澤一致,有彈性活力;濕倉葉底或有黑梗黑葉,或全黑,或無光澤,或軟爛。

忙碌的工作之餘,泡上一壺普洱茶,在茶香裊裊中靜心,放緩腳步,細細品茶,感受慢節奏的生活之美。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