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古自今,有個屬於自己的房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前些年,雖然房價比較低,但是不少普通人,通過努力,通過家人的支持往上夠一夠,還是能相對容易的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而近幾年,感覺房價像一夜之間迅速漲起來了,不到五年的時間,不少城市的房價都翻番了,工資的增長速度卻遠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人們買房的難度係數越來越大。
我們知道房價主要由這幾項組成:土地成本、建築成本、稅費成本、營銷成本以及開發商的利潤。而除了本身的成本,供求關係也會影響房價的高低,所以從主客觀情況來看,本人認為主要影響房價的因素有以下這些,你們認同嗎?
一、地價成本太高
開發商要賣房子,首先得有地,得去買地。由於土地的稀缺性以及不可再生性,不少市中心的地價都較高,而且不少新城區,因為有利好的規劃,所以地價也不低。這些高成本拿下的土地,在建房賣房過程中,產生的成本自然要攤到房價上,所以哪怕是同一個區域,拿地價格高的房子售價會更高,從而拉高區域房價。隨著整體地價的增加,整體房價也就隨著上漲了。
二、銀行的貸款槓桿
雖然目前房貸的利率一直有上浮,給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增加了。但從整個利率水平來看,與前十年相比,基準利率要低的多了。而在實際貸款中,只要不是徵信太差,收入符合基本要求,貸款的通過率還是挺高的。而且隨著房地產的火爆,開發商和購房者進行的貸款數量越來越大,資金流入樓市的越多,也造就了樓市的更加火爆,房價也就不斷攀升。
三、炒房者
近幾年,由於投資渠道的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紛紛進軍房地產市場,炒房大軍也越來越強大了!炒房者囤房,打破了市場的供求關係,房價也就一路漲。同時也造成了一部分人房子空置,另一部分買不起房的怪象。
四、大量城中村的改造拆遷
城中村的改造,雖然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屬於社會發展進步,讓城市朝著更好的方向在發展。然而在城中村尚未改造時,不少私房可供外來人員出租,且租金較合理。但隨著城中村的改造拆遷,那些外來人員所需租房的成本增加,而隨著租金的不斷上漲,不少人也被迫加入買房大軍,從而市場的供求關係也有了改變,也助推了房價的一定上漲。
總的來說,房價的上漲因素較多,總的來說,我認為主要是以上幾種因素,你們認為呢?就是這幾年的房價瘋漲,讓大家掏空六個錢包還要背負巨大的壓力,人們的幸福感嚴重下降。所以還是希望房價能調控至合理範圍內,讓百姓真正安居樂業。你們認為房價是由哪些助推因素而瘋漲的呢?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