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細作、精度超高,二戰時期瑞士的K31步槍真的就那麼好麼?

2020-07-27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精工細作、精度超高,二戰時期瑞士的K31步槍真的就那麼好麼?

當年在二戰時期,歐洲那些國家打的熱火朝天的,而那個永久中立國瑞士卻坐在山頂上吃瓜看熱鬧看的不亦樂乎,畢竟,沒人收拾他。只不過,看熱鬧的中,瑞士人也在構思自己的國防事業,雖然是看熱鬧,自己那點傢伙也沒放下,畢竟搞不好哪天自己就挨收拾了。

在當時,瑞士人的部隊里裝備著MG-11重機槍,其實是馬克沁,還有一挺LMG-25輕機槍,這兩個一個比較落後,一個不怎麼好用。而瑞士人的制式步槍K31步槍則是非常出色,儘管其名氣不如98k、莫辛納甘、老李這些槍。

先說一下名字,K31全稱是Karabiner 1931,那個K和KAR 98K的第一個K一個意思,就是卡賓槍的意思,瑞士也是一個德語國家嘛。這把槍全長1105mm,槍管605.2mm,空槍重量為4千克。使用的是瑞士人自己的7.5*55mm步槍彈,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5500米,話說,5500米的距離什麼也看不到了。

這把槍最大的亮點是其直拉式槍機,別的步槍都需要轉動槍機,然後才能拉動槍栓,而K31則是直接拉住拉機柄,就可以直接向後拉動槍機了,完成抽殼拋殼的動作。你看這個槍機他是比較方便,看上去也比較高大上,其實呢,其本質上還是個轉栓閉鎖的槍機。其槍機上有一條傾斜的曲線槽,向後拉動拉機柄的時候,可以直接驅動槍機旋轉開鎖。但是這種直拉式槍機的好處在於,在拉動拉機柄時,射手動作幅度相對較小,完成抽殼拋殼動作的速度要更快,一定程度上提高了K31步槍的射速了。

這種直拉式槍機也算是瑞士步槍的一個特色,他們從蒙德拉貢步槍那會兒開始,就一直在玩直拉式槍機了,到後來,魯賓系的那一票步槍都是直拉式槍機。這把槍的拉機柄是那一個T型的手柄,並不是那個圓環,很多人會誤認為是那根圓環。其圓環作用主要是作為保險使用,拉起旋轉之後可卡死擊針。同時,也可用於排除臭彈之用。

我們看別的步槍的保險呢,其實就是個調節杆,用手直接撥動就可以了。而K31的保險則是一個環狀,主要原因是天氣問題。在瑞士的山上,氣候比較冷,士兵需要戴手套,如果用毛瑟系那些調節杆,則很不方便。如果是個圓環,手指直接套進去就可以操作了。其直拉式槍機,也有一部分是這方面的原因的。

K31步槍用的瞄具是臥式缺口照門,標尺上有15個刻度,標尺射程最大為1500米。其準星是放在槍口一個非常厚重的準星座上的,兩端放有準星護翼。準星座上有一個斜著的燕尾槽,可以調節準星在燕尾槽中滑動,可以調節彈著點的偏移。

K31用的是6發的橋夾進行裝填的,雖然他有個彈匣,而且可拆卸,但是不能直接用彈匣裝填。其橋夾上,有一個U型的凹槽。橋夾一頭插入裝填口時,通過手指按壓凹槽內的子彈,可以將子彈壓入。

要說精度,二戰期間那些栓動步槍裡面,K31說第二的話,沒人能說自己是第一了。注重槍枝的精度,一向是瑞士人的傳統,他們是一個山地國家,輕武器射擊距離也是比較遠,瑞士人也是瘋狂的追求精度。不光是步槍,就連是輕重機槍,瑞士人也是玩了命的追求精度。那麼,這把作為制式步槍的K31,自然不能例外了。

國外一堆槍械愛好者,拿著未經改裝的K31步槍,使用7.5*55mmGP11槍彈,在100碼距離上,總能打出來接近1MOA的精度。

二戰期間,瑞士人的K31步槍有相當一部分被改成了狙擊步槍,分別是K31/42和K31/43,這兩把槍的倍率倒是個問題,一個是1.8倍,一個是2.8倍的倍率。在當時,這個倍率算是比較低的了,那個年代,3.5倍和4倍算是比較常見的。你再看下它的瞄準鏡,很小的那種,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那是瞄準鏡。

K31/42瞄準鏡

在K31步槍身上,缺少一個預抽殼的動作,這種直拉式槍機屬於是直接硬將彈殼給拽出來的,非常粗暴。而且,射擊之後的彈殼會略微膨脹,阻力相對比較大。在K31步槍身上體現不出太大問題,原因在於其零件質量過關,公差控制的非常好,所以它拉栓抽殼什麼的才能那麼順暢。

K31步槍這個槍機先天其實是有這麼點問題,但是其是通過質量去彌補了這些問題。而且這槍機耐髒性也比較差,沒旋轉後拉式槍機那麼皮實。在那些泥濘、沙塵的環境下,K31步槍很難保證自己的可靠性。到時候,如果槍膛內進入一些污垢,其拉栓能不能愉快的拉開都很難說了。前面說了,K31這種是沒有預抽殼的,彈殼是直接硬拽出來的,本來阻力就比較大,如果進了些污垢,板件公差大了點,後果很難想。

瑞士這把槍呢,其實僅僅是能夠在和平時期使用,而到了戰時,這把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二戰那些國家,動不動就生產百萬級別的步槍,要求的生產時間還是非常急迫。那麼,你做工如此精良的K31步槍,能否在戰爭中去大面積生產呢?能否在戰時的條件下還能保證較高的質量呢?很難。一旦其生產出來的零件公差較大,這槍基本就不能用了。這種追求工藝追求品質的武器,戰爭一打起來,生產出來的很可能就是一堆廢槍了。

正因如此,也就一個瑞士將這種直拉式槍機的步槍當做制式武器使用,其他國家基本淘汰了。瑞士之所以還用這個步槍,而且還是用到了1958年,原因呢,估計也就是仗著自己永久中立了,對於戰爭並不是那麼感興趣,其裝備的武器呢,也就這樣精益求精了,畢竟不打仗。換句話說,這種工藝品質超好的槍,也就適合瑞士這種不打仗的、規模較小的軍隊了。放到別的國家呢,這槍休閒、打獵、收藏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