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是當年甲午戰爭結束以後,那些上書的公車的悲哀吶喊。從這簡單的幾句詩裡面,我們感受到了晚清時代的無奈,並且感受到了國土隔離時的痛苦。
就那個時代而言,晚清政府的懦弱無能,還有西方列強的狂妄與囂張,是那個時代國力對比失衡的必然結果,也是清政府狂妄自大的必然結果。但是當年的痛苦,卻依舊成為了那個時代永恆的傷,就連現代很多歷史學家都不願意回顧。
不過在當年的歷史中,也有一些讓人驚訝的歷史事件,例如當年俄羅斯專家在庫頁島上發現了漢字碑文,中國專家急忙趕往,稱碑文內容是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所留。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天朝上國
每次聊到天朝上國這個概念的時候,大家腦海裡面想到的是愚昧,保守還有落後。但其實就這個詞語本身來說,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差,當年擁有這個詞語的大清帝國,也的確稱得上是天朝上國。
根據史書記載,明王朝的統治已經走向了一條死路,文官集團的政治已經是一潭死水。不過滿清的野蠻文化的注入,卻使得封建制度迎來了一個新生的機會。
而且隨後在康雍乾三位帝王的努力之下,大清帝國的軍事實力達到了世界的頂峰,而且版圖擴張也達到了最大。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當年的天朝上國的夢開始形成。而乾隆皇帝更是自認為,天朝上國物產豐盈,不需要與外國進行互通有無。
不得不說,乾隆皇帝的夢很美好,他的語言也很霸氣,但是這都導致了大清帝國的悲劇。
不過在乾隆皇帝做夢以前,大清帝國卻乾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情,當年康熙皇帝與俄國交戰,並且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而在這個條約背景下,庫頁島在當年還屬於清王朝,因為俄羅斯並不知道有這塊地方。庫頁島是一個寶島,它和大秦帝國的夢一樣,都很美好,但可惜最終會夢醒後大汗淋漓。
二、大夢方醒,寶島離去
乾隆的夢沒有做多久,很快就迎來了鴉片戰爭,很快又迎來了內憂外患和各種打擊。英法聯軍入侵了中國,並且燒了圓明園,而正是在這一背景之下,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
其實當時俄國並沒有參與戰爭,但是卻趁火打劫,威脅清政府割讓土地,如果不割讓土地就進一步發動戰爭。
就是在這樣的屈辱之下,清政府的夢醒了,而寶島庫頁島也被割了過去。不過在清政府痛苦之際,日本卻是眼睛瞪得大亮,它也盯上了這塊島嶼。
隨後,日本也瘋狂的發展自己的工業,並且也與中國打了一仗,並且取得了東亞的霸主地位。
但悲哀的是,日本雖然崛起了,但對於庫頁島的爭奪卻一直處於不利地位,先不說當年日俄戰爭,日本與俄國對比的尷尬。就說後來日本與俄國簽訂條約時,作為勝利者的屈辱更加讓日本無奈。
所以,日本與俄國只能平分庫頁島南北對峙,曾經的寶島成為了帝國主義爭搶的肥肉。
不過後來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始出手,結果對於庫頁島的掌控逐漸放鬆,沒過多久就被蘇聯全部掌控。
而且伴隨著日本的戰敗,庫頁島已經徹底的屬於了蘇聯。面對這樣一塊寶島,蘇聯在當年拚命的發展工業的同時,也開始投入了很多的關注。
三、庫頁島發現漢字碑文
過去我們總是說台灣是寶島,其實庫頁島與台灣比較起來也絲毫不遜色。庫頁島擁有7.6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兩倍。
而且,庫頁島上擁有著大量的森林資源,裡面不僅擁有各種珍貴的生態系統和物產,而且還孕育著很多重要的資源,其中最為寶貴的就是石油。
要知道,當時所有的國家都在為了石油而戰爭,哪怕是到現在為止,石油的地位依舊沒有下降。
再加上當時的庫頁島位置非常的獨特,誰掌握了這裡就可以掌握一個戰略要地,因此日本與俄國都把它視為一塊肥肉,並且進行長時間的較量。在那段歲月里,清政府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塊寶島被兩大列強爭奪,而自己只能無奈的夢醒時分流眼淚。
不過,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寶島的歸屬也徹底塵埃落定,日本成為了戰敗國,而蘇聯則登上了這塊島嶼,並且要著手進行開發。那時候的蘇聯專家非常的自負,認為只要自己出馬一切都可以解決,什麼資源都能搞定。
不過來到了庫頁島上以後,他們很快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東西,這個東西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石碑與漢字。
要知道在這些人的眼中,庫頁島從來都沒有建立起過真正的統治,因此在他們的認知中這是一塊無主之地。雖然這種想法很荒謬,但至少他們當年就是這麼想的。
結果,在上面發現了一塊類似於宣誓主權的石碑,他們當場就驚訝的搞不清楚這到底是什麼狀況。迫於無奈,這些自大的蘇聯專家也只能找到中國的專家學者進行共同探討。
結果,在考古結論出來以後,大家都驚呆了。原來這塊石碑上寫的內容是,「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曾孫餘一人。」簡簡單單一句話,讓我們感受出了一種霸氣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還頗為讓大家熟悉。
那麼這到底是誰說的話呢?
經過中國專家研究發現,原來說這句話的人是乾隆皇帝,而且這是當年乾隆皇帝70大壽的時候所創作的傑作。
那時候,乾隆皇帝感覺自己是十全老人天下無敵,所以他刻了四塊石碑,分別立於中國的東南西北的極限位置。
所以如果按照當時的狀態來看,乾隆皇帝認為,庫頁島就是他疆土的最極限區域之一,因此他留下了這豪情壯志的語句。
不過,如果按照乾隆皇帝的意思,再加上當時的版圖概念,庫頁島的確屬於清王朝,這件事情一下子使得蘇聯專家目瞪口呆。
不過相比較於蘇聯專家的驚訝,中國學者同樣也是很無奈。因為當年大清王朝沉醉於自己的夢境之中,過度的驕傲自滿,結果曾經的版圖曾經的寶島一點點的跑了出去,而且還成為了別人競爭的對象。所以,曾經乾隆皇帝的豪情壯志,現在看起來更有一種莫名的悲哀。
結語:
不過話又說回來,乾隆皇帝的悲哀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清王朝的悲劇也永遠不會在一起重現。我們中國現在已經走向強大,我們的版圖神聖性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質疑。強大的國家實力,堅定的民族意識,我們再也不是曾經19世紀的東亞病夫,我們的未來將會永遠的屹立於最高端。
不過19世紀的悲劇,大家也要引起反思,就是因為驕傲自大,所以乾隆皇帝曾經的豪情壯志結果成為了一個笑話。所以大家在勇往直前追趕第一的同時,也要做好防微杜漸的準備,永遠不做天朝上國的夢,但我們卻堅定不移的追著中國夢。我們從來不想搶奪別人的東西,但我們永遠都會捍衛自己的榮譽,並且恢復曾經的漢唐盛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8bbb6d32a8ba1b6ebd8df815f43b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