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熱就不想吃飯,怎麼辦?

2023-07-11   保健時報

原標題:天一熱就不想吃飯,怎麼辦?

食慾是種飄忽不定的感覺,減肥時它來勢洶洶,生病時又不見蹤影。不僅如此, 到了高溫天氣,大家的食慾好像都會有所下降。食慾如此令人捉摸不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高溫天為何食慾差

進入夏天,天氣炎熱,人沒有精神,胃口也會變差,這種現象叫「苦夏」。不只是三伏天,我們常在劇烈運動後、發燒時,甚至泡澡後都沒什麼食慾。這是因為在高溫環境下,由於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活動增強以及胃腸道處於相對缺血的狀態,消化腺功能減退,使得唾液、 胃液、胰液、膽汁、腸液等消化液分泌減少。中樞神經系統也會對食慾產生影響。當體溫升高時,神經傳導將高溫刺激傳給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對攝食中樞產生抑制性的影響,從而減少進食量。

除此之外,環境、認知、獎賞和情感因素都對攝食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今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精神緊張、疲勞、失眠、工作壓力等都可能引發腸胃功能失調,進而影響食慾。

我們還會將心情與食物建立連接,吃飯時心情愉悅、氣氛融洽,美好的心情會投射到食物上。如果就餐環境溫度高、濕度大,還沒開吃就大汗淋漓,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好了,也會導致我們不喜歡某種食物甚至沒有食慾。

沒食慾也要保證營養均衡

01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要想過一個神清氣爽的夏天,合理搭配、精心烹調、營養充足不可少。即便是沒食慾吃不下太多食物,也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膳食供應的蛋白質應占總能量的12%,瘦肉、魚、蛋、牛奶、大豆及製品都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脂肪占總能量的25%~30%即可,適量脂肪可增加菜肴的香味、促進食慾,但不宜過多。如果覺得肥瘦相間的紅肉太膩,可以選擇吃些魚、蝦、貝類等水產品。

夏季氣溫高,動物性食物富含蛋白質,容易因滋生細菌而變質,更應特別注意低溫儲藏。冰鎮的生腌海鮮、醉蟹、生魚片雖然清爽,但有食品安全風險。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新鮮水產、海鮮和肉類,很可能含有多種寄生蟲和致病菌。在生活中,最安全的飲食方法就是將食物做熟再吃。特別是老人、幼兒、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建議嘗試這類生食。

02

清淡飲食,也需均衡營養

天熱沒胃口時,不少朋友喜歡用一碗粥、一份涼皮、一個餅配點小菜,簡單打發一餐。很多人認為粥是一種好消化的食物,實際上,食物煮得越軟爛,消化就越容易,餐後血糖上升速度也越快。 需要控制體重、血糖的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在夏季不要用白粥敷衍自己。

粥、涼皮、涼麵、餅都歸為主食類,它們以精製碳水為主,營養成分較為單一。腌菜醬菜開胃又下飯,但從營養角度上,主食配鹹菜並不是優質的組合。鹹菜中的鈉含量較高,還含有一定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不利於身體健康。

只吃單一主食不足以支撐一天的營養需要,我們只要進行一點兒小小的改變,就能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在喝粥的同時,可以搭配一盤清口的涼拌黃瓜和清炒時蔬,這樣做就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吃涼皮時加個雞蛋,加點青菜 ;煮粥時放點蝦仁、牛肉、雞肉和菜葉 ;加餐時來盒牛奶、酸奶或者吃點堅果,就能輕鬆提升一餐的營養價值。

03

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炎炎夏日出汗多,身體會靠汗液的蒸發散熱來維持體溫。隨著汗液流失的不僅有水,還有鈉、鉀、鈣、鎂等電解質。由於缺鉀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膳食中應多配一些含鉀豐富的蔬菜、水果、豆類,如很多家庭夏季必備的綠豆湯,或是蔬菜湯、魚湯、肉湯交替飲用。這些美味湯水,既生津解渴,又能補充水分、鹽分。除了白開水,淡茶水、花果茶、酸梅湯等也是比較好的補水選擇,最好不喝含糖飲料和酒類。飲用湯水時要注意少量多次,溫度不要太高,過熱會導致出汗量增加,但也不要太冷,太冷的飲料對正在受熱的機體是一種強烈的不良刺激,可能會引起胃腸道血管的突然收縮,甚至發生痙攣。

順應四季變化,感知夏熱冬冷。大家可以通過食物搭配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在這個夏天既享受清涼美味,又做到營養均衡。

來源 || 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