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劇名家李仙花:盼漢劇不再低調 挺五省聯合申遺

2024-06-30     金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圖/薛才煥

6月23日,「南國牡丹吐芬芳——李仙花漢劇藝術50年」專場演出在廣州的紅線女大劇院舉行。廣東漢劇名家、廣東漢劇第三代掌門人李仙花與徒弟們,以及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的演員們同台獻藝,向觀眾講述了李仙花與漢劇藝術相互成就的五十載傳奇年華。

近日,李仙花又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專訪,話題仍然是心心念念的「廣東漢劇的傳承與發展」。她說,要培養拔尖的演藝人才,讓沉寂二十多年的廣東漢劇再摘「梅花獎」;還在傾盡全力,助五省漢劇聯合申報「世界非遺」。

十歲入戲校 追逐漢劇夢

「李仙花漢劇藝術50年」專場演出中的情景表演《學藝》,生動演繹了李仙花少時學藝的情景。

李仙花出身漢劇世家,自帶戲劇基因。她的母親邱桂芳早年就是廣東大埔漢劇團的台柱子,帶著小仙花走進了漢劇藝術的大門。五歲那年,在大埔漢劇團小劇場上,小仙花向眾人展示了雲手、拉山等戲曲基本功,讓老團長震驚不已。老團長當即拍板:「從今以後,你就是我們的編外演員。劇團凡是有娃娃生的戲,首選小仙花!」

李仙花十歲那年,梅州市戲校第一次到五華縣招生。她脫穎而出,被高分錄取,從此開啟漢劇藝術生涯。六年戲校時光,她經受了「魔鬼式」的科班訓練,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

從戲校畢業,李仙花進入廣東漢劇院。拜院長梁素珍為師,讓她的漢劇表演藝術發展如虎添翼。

李仙花十八歲那年,大戲《林昭德與王金愛》在五華縣城上演。擔綱女主角王金愛的梁素珍因勞累過度病倒了,無法上場。此時,李仙花自告奮勇,臨危救場,一炮打響。再後來,李仙花的表演藝術日臻成熟,在舞台上駕輕就熟,成為漢劇院名副其實的當家花旦。漢劇戲迷們更是將她譽為「漢劇皇后」「廣東漢劇第一花旦」。

吃得苦中苦 兩奪梅花獎

李仙花二十多歲時,在粵東地區甚至廣東戲劇舞台上可謂大紅大紫,拿獎拿到手軟。有「野心」的她,又萌生了一個更大的夢想——到戲曲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去深造。

於是,有孕在身的她惡補文化課;挺著大肚子參加高考;高考結束第七天,兒子呱呱落地;在接到錄取通知書後,她放下懷裡嗷嗷待哺的嬰兒,隻身進京求學,一待就是八年。在北京求學期間,除了校園進修,李仙花還在周末請老師開小灶,學京劇傳統劇目;還追著梁谷音老師拜師學崑曲《尋夢》……

在中國戲曲學院就讀兩年後,在老師和院方領導的推薦下,李仙花克服重重困難,憑藉傳統折子戲《陰陽河》《改容戰父》《百里奚認妻》和大戲《包公與妞妞》,奪得第十一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2001年,她又以「京漢兩下鍋」的《蝴蝶夢》和《白門柳》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廣東首位獲得「二度梅」的藝術家。

「吃得苦中苦,方知苦中甜!這既是人生的真諦,也是舞台表演藝術的道理。」李仙花說道。摘得「二度梅」23年後的這次專場演出上,李仙花再度表演了《蝴蝶夢》選段,風采依舊不減當年。

奔波挑重擔 為漢劇長歌

在中國戲曲學院八年苦讀,李仙花已功成名就,但她婉拒了中直、宣傳部門等單位拋來的橄欖枝,毅然回到梅州市廣東漢劇院,去實現振興漢劇的夢想。

擔任廣東漢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期間,李仙花四處「化緣」,建起了廣東漢劇院辦公大樓;招收了黃石市戲劇學校漢劇班20多個畢業生,解決了劇院人才斷層的問題;與梅州市藝術學校聯合舉辦五年制「漢劇幼苗班」,為漢劇發展儲備人才;爭取政府全額撥款,解決員工的工資差額……

2008年,一紙調令把她調到廣東省文聯擔任專職副主席。此後,她還兼任了四年多時間的廣東漢劇院院長,在廣州與梅州兩地跑。《李堅貞》《章台青柳》《金蓮》這三部大戲,就是兩地「跑」出來的精品。她還跨藝術門類,在十年間先後主導完成了《白門柳》《金蓮》《蝴蝶夢》三部廣東漢劇藝術電影的拍攝,實現了劇種歷史性的突破。

「這些年,無論職位如何變化,我心中不變的是三個情懷:始終堅守文化陣地;始終熱愛廣東漢劇;始終站在舞台中間。」在採訪最後,李仙花動情地說。

訪談

羊城晚報:漢劇發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您看來,新時代漢劇的發展有何優勢和意義?

李仙花:漢劇的曲牌有四百餘首,劇目豐富,號稱有八百餘出。在新時代,漢劇仍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廣東漢劇為例,它以粵東、閩西、贛南為主要活動地區,在海外如新加坡、印尼等,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都曾經有漢劇班社組織。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和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交流中,漢劇具有天然優勢。特別是在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有大批客家人後裔,漢劇就是他們的鄉音、鄉愁,完全可以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聯絡海外華人華僑的文化重任。

羊城晚報:新世紀以來,漢劇的影響力、傳播力、知名度似乎有所減弱?

李仙花:新世紀以來,崑曲、京劇、粵劇紛紛申報「世界非遺」成功,在全國產生了較普遍的影響。與之相比,漢劇的現狀的確不容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是漢劇缺乏高度的劇種自信,缺乏人才培養的高等學府,缺乏持續有力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漢劇的歷史貢獻、現實影響被低估,從根本上來講是我們沒有自覺奮力為劇種鼓與呼,缺少名角兒、名戲,缺乏對於優秀人才和劇目的大力宣傳以及宣傳的平台。漢劇太低調了!

目前,漢劇的五個分支——湖北漢劇、廣東漢劇、閩西漢劇、湖南漢劇、陝西安康漢調二黃,除了湖北漢劇在省會城市武漢,其他都基本地處市、縣,劇種影響力、人才吸引力、文化輻射力非常有限。廣東漢劇號稱廣東「第三大劇種」「客家人的大戲」,然而偏居梅州山區,各級財政的投入力度有限,影響了進一步發展。

羊城晚報:漢劇的發展與傳承,出路在何方?近年來提出的五省漢劇聯合申報「世界非遺」,目前進行到哪一步?

李仙花:對於漢劇的傳承與發展,我建議從五方面努力:一是「造血」,建立漢劇人才培養的本科院校;二是「輸液」,成立以漢劇繁榮發展為宗旨的基金會;三是「築巢」,在省會城市建設漢劇院團;四是「樹典」,推舉能在行業發聲的代表;五是「齊鳴」,五省合力推動事業發展。

近年來,五省漢劇交流越來越頻繁,合作越來越密切,影響不斷在擴大。特別是在2021年央視新年戲曲晚會上,五省漢劇首次合演《龍鳳呈祥》,大放異彩。

2019年12月,在梅州舉辦的廣東漢劇振興發展大會發起,廣東、福建、湖北、湖南、陝西五省漢劇聯合以「中國漢劇」為主體,申報「世界非遺」,爭取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廣東漢劇院團作為發起單位,近期主要在加強各方聯絡協調、策劃交流演出、收集整理資料、草擬申報文本等方面做工作。作為漢劇人,我熱烈期盼著漢劇申報「世界非遺」能早日成功。

編輯:鄔嘉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7e4e9611f6ff26dd94e19218ede3a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