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數4097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中蘇的人民是永久弟兄
兩大民族的友誼團結緊
純樸的人民並肩站起來
純樸的人民歡唱向前進」
這是歌曲《莫斯科——北京》的開頭,創作於中蘇友好時期。1949年12月,毛主席前往莫斯科訪問,一名叫米·維爾什寧的蘇聯作家深受感動,便決定寫一首詩歌來讚美中蘇友誼,《莫斯科——北京》的詞就這麼誕生了。之後蘇聯作曲家瓦·穆拉傑里又為其譜了曲,《莫斯科——北京》從此便在中蘇友好時期在兩國間廣為傳唱。
確實,如果從建國前美蘇兩國的反應來看,似乎美國對新中國還要更親近一些。渡江戰役前夕,蘇聯領袖史達林甚至還表達了反對意見,不願意見到解放軍渡江,而是提議「劃江而治」,不過最後毛主席還是堅決發動了渡江戰役。而在渡江戰役後,蘇聯駐華使館沒有留在南京,而是和蔣介石當局一起南下廣州。
蘇聯一方面對我黨表示「祝賀」,另一方面卻又與國民黨當局進行經貿談判,試圖在新疆地區撈取更大的利益。而美國等西方列強的駐華使館反而沒有隨國民黨當局南下,而是留在了南京,並主動與人民政權進行接觸和談判。這麼看下來就更讓人疑惑了,既然如此,為什麼最後新中國還要與蘇聯站在同一陣營呢?
只不過,蘇聯和共產國際在1927年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判斷嚴重失誤,對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的右派本質估計不足,對其危害力也估計不足,結果導致國民大革命在1927年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如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等等。此時的左派本來能採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不至於損失如此慘重,卻因為蘇聯的錯誤判斷和干涉而錯失良機。但總體而言,蘇聯對國民大革命的影響確實是十分巨大的。
而在抗戰早期,蘇聯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早在1937年全面抗戰剛剛爆發的時候,蘇聯就已經開始援助中國。1937年11月,蘇聯派出了沙諾夫將軍領導的志願航空隊前來配合中國空軍作戰,與日本空軍爭奪制空權。志願航空隊的飛機達到1000多架,並參與了南京保衛戰和武漢會戰等重要戰役,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保衛中國天空將近四年之久。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志願航空隊才回國參與衛國戰爭。同時蘇聯還從西北方向向中國輸送了大批物資,許多武器裝備通過新疆、甘肅一路輸送到前線。
而美國呢?此時美國的態度已經昭然若揭,他們公開支持國民黨打內戰,並派出空軍和海軍幫助國民黨軍隊在各個大城市空降和登陸,協助他們接管城市。後來更是直接向國民黨當局輸送了大批武器裝備,竭盡全力支持國民黨軍。在外交上也是多次發表反共言論,長期對我黨採取敵視態度。這樣的過往,就算其駐華使館留在南京,又如何能讓毛主席等人信任?
毛主席對這段歷史就有過總結:「美國出錢出槍,蔣介石出人,替美國打仗殺中國人。」目的就是「變中國為美國的殖民地」,因此毛主席拒絕了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假意示好,並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文章:《別了,司徒雷登》。
說完歷史淵源,另一方面就是現實利益了。這一點與1949年時中國的內外形勢有關,也可以從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其一是「旅大問題」,或者叫「關東州問題」。所謂「關東州」,就是旅順、大連、金州一帶,位於遼東半島南端,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曾經是北洋艦隊的停泊地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旅大地區的近代歷史也十分特殊。甲午戰爭時期,旅大地區被日軍侵占,後來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但隨後俄、德、法三國又掀起「三國干涉還遼」,迫使日本將其歸還給中國。然而不久後俄國又自居「干涉有功」,派兵侵占旅順,隨即又強迫清政府「租借」旅大地區。
因此為了和平收復旅大地區,與蘇聯的同盟關係就十分重要了。美國可能會為了中國收復失地的戰爭而竭盡全力嗎?不可能的。事實上,在與蘇聯結盟之後,圍繞旅大地區的談判就比較順利了。1955年,蘇聯將旅大地區還給了新中國,確實是和平收復了。
其二是需求問題。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蘇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就能發現為什麼要選擇蘇聯了。當時蘇聯採取的是歐洲戰略,將重心放在對歐洲的經營和爭霸上,對於亞洲是否會有一個強國並不在意。並且由於蘇聯在亞洲地區整體處於劣勢地位,反而需要一個強國來削弱美國在亞洲的影響。
而美國採取的則是全球戰略,放在亞洲就是所謂的「亞太平衡」。美國是絕不會容許亞洲出現一個強國的,之所以扶持日韓,是因為日韓是「對抗紅色威脅的橋頭堡」。並且日本此前已經元氣大傷,韓國則國土狹小,難以直接對美國構成威脅。但對於亞洲可能會成為強權的大國,美國絕不會放棄打壓。
其三是發展問題。如前所說,蘇聯是不在意亞洲出現一個強國的,反而需要一個強國來對抗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因為蘇聯相對於亞洲而言更重視歐洲。因此蘇聯願意大力推動中國的工業化,甚至連核技術也可以支援。比如著名的「156工程」,蘇聯以低息貸款、無息貸款甚至無償援助的形式支援了中國大量的工業項目。這可不僅僅是「授人以魚」,而是「授人以漁」了。陳雲也曾評價說:「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一百五十六項,那確實是援助,表現了蘇聯工人階級和蘇聯人民對我們的情誼。」
除此之外,中美雙方在朝鮮問題,越南問題等一系列問題上的看法也截然不同。美國還試圖阻止解放軍解放台灣,干涉中國內政,這註定是新中國不能容忍的。而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也不可能直接成為獨立於美蘇之外的第三極,那麼要在美蘇之間如何選擇,也就不言自明了。
「世上再沒有更親的友情,
我們的行列充滿了歡騰,
這行走的大隊是蘇維埃聯盟,
堅強的大隊是蘇維埃聯盟,
並肩前進的是新的中國,
新的中國新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