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雷諾動力合資公司落地,「破題」燃油動力新發展

2023-07-12     汽扯扒談

原標題:吉利雷諾動力合資公司落地,「破題」燃油動力新發展

在簽署框架協議8個月後,吉利與雷諾的合資項目終於落地。

7月11日,吉利與雷諾相繼發布公告,雙方簽署了一項50:50的約束性合資協議,成立一家新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研發、製造和供應先進的混合動力總成和高效的燃油動力總成。

新公司將由雷諾集團和吉利共同領導,董事會成員雙方各占一半,共同制定和執行公司的發展戰略。運營初期,新公司將通過位於馬德里的雷諾運營中心、位於杭州灣的吉利運營中心,兩個運營中心來確保業務的連續性,而新公司總部擬落地英國。

據悉,在獲得相關反壟斷和外國直接投資主管部門批准,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交易預計於2023年下半年完成。

接手兩家動力總成資源

據吉利港交所發布的公告,吉利汽車控股公司全資子公司 Aurobay Holding(BVI)、吉利控股全資子公司 GHPT Limited 及雷諾公司分別持有合資公司的 33%、17%及50%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旗下的極光灣科技和吉利長興,將成為新公司的附屬公司。企查查上的資料顯示,兩家公司均是吉利的動力總成公司。

其中,極光灣科技下轄6個發動機廠,2個中澳合作自動變速器廠,1個手動變速器廠和澳大利亞DSIH變速器公司。該公司製造的產品涵蓋1.0L-2.4L的汽油、柴油發動機、6速手動和自動變速器,生產基地分布於浙江、湖南、山東等地,具備發動機年產85萬台、變速器年產100萬台的生產能力。而吉利長興則主要進行變速器及其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維修相關技術服務。

雷諾集團和吉利將把相關智慧財產權轉入各自的運營中心,讓新公司能完全自主開發未來動力總成技術。換句話說,雙方將把自己的動力總成業務剝離出來,轉入合資公司旗下,由合資公司進行生產和研發。

憑藉互補的產品組合和全球性業務布局,合資公司的產品可涵蓋全球80%的燃油動力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應用需求。據悉,合資公司將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擁有五大研發中心和17家工廠,每年產能超500萬套發動機和變速箱,產品包括傳統動力及混合動力。

在此情況下,雷諾和吉利也將與合資公司進行長期採購合作,採購包括乘用車發動機、變速箱、混合動力在內的所有產品,同時新公司還將為雷諾輕型商用車,提供混合動力電池開發業務。

除此之外,正式運營後,該公司還將為多個品牌提供服務,包括沃爾沃、寶騰、日產、三菱汽車公司和PUNCH Torino動力總成公司。未來,新公司也將為更多第三方汽車品牌,提供全系列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成立動力公司目的何在?

「面對當今汽車行業的挑戰,沒有人可以靠自身擁有所有的解決方案。想實現突破性創新,就需要擁有專業技術和資產。」雷諾集團執行長盧卡·德梅奧就此次合作表示,全球交通運輸行業脫碳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為積極應對變化,雷諾與吉利達成新的合作,共同迎接挑戰,以在超低排放動力總成技術上搶占先機。

事實上,去年雷諾和吉利宣布要組建動力總成合資公司時,很多人並不理解,認為在全球電動化加速,以及當時上海宣布插混和增程不再上新能源牌照的背景下,內燃機終究會成為一個被時代淘汰的產品。

但實則不然,目前市場上除了蔚來、小鵬等純電動車企外,國內所有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都是純電、插混、增程多線發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混動能很好的解決純電動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比如,純電動超級快充站會對電網負載造成巨大衝擊,而基本不依賴、或者說更少依賴公共基礎設施的混動,無疑能節約巨大的社會資源。特別是一台純電動車的電池,是足夠兩到三台插混或增程車型來用的,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混動普遍比同車型的純電版便宜10%-20%的原因。

種種利好因素下,混動車型的增速已經反超純電動車。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純電動同比增長20.5%,混動車型同比增長93%;1-6月,純電動同比增長31.9%,混動車型同比增長91.1%。無論單月還是累計,增速均是純電動的3倍。

也就是說,之前被看做是過渡產品的插混和增程式,在未來有可能是既能與純電競爭,又能蠶食純油的長遠期存在。但對於吉利、雷諾以及任何一家車企而言,專門開發開發內燃機又沒有必要。

「開發和維護一款內燃機的成本太高了,與其留在手裡,不如剝離出去與其他車企合作,既能減小自己的負擔,還能利用規模效應來攤銷成本甚至盈利。」有業內人士對「汽扯扒談」表示,近兩年大眾、奧迪、現代、戴姆勒等大型車企,紛紛宣布停止研發內燃機,這對於吉利雷諾合資公司而言,也將是一個機會。

業界也比較看好此次合作,沙特阿美就在今年3月與雷諾和吉利簽署了投資意向書,目前正在評估於2023年下半年,對這家新動力總成技術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據了解,沙特阿美的投資將推動新公司的發展,助力合成燃料解決方案和下一代氫動力關鍵技術的研發。集成作用下,吉利雷諾的合資公司或將成為動力總成領域的一代「霸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6d63a6ccff44538eb11eeb103b5d7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