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新定義花學
求求了,各位,都去看《花兒與少年絲路季》。
馬上,即刻,趕緊看。
春節調休的要看;
嘴上說這破工作一天也干不下去,行為上滿勤的要看;
打工人要看,刷題備考的要看,全職寶媽要看,事業家庭兩手抓瞎的要看。
日子高興不高興的都要看,看娛樂圈終於找回了它的本質——娛樂精神。
五個女星,兩個男星,人均樂子人,個個直腸子,一個比一個會造梗,敢拿自己開涮,也敢涮別人。
比如秦嵐,從高貴的富察容音變成了碎嘴電音。
髮型垂直一刀切,撞頭愛探險的朵拉,配上姐的啞嗓子,節目一播,網友即刻送出新愛稱——電音朵拉。
音量只剩一小掐,仍不耽誤姐說話,嘴皮子停不了一會兒,全程哇啦哇啦。
以至於從錄節目之前到節目播出,快兩個月過去,嵐姐嗓子竟然還插著電,沒見好一點。
如今每個電音朵拉cut底下,都有熱心網友辛芷蕾上身,忍不住扒拉她:「姐啊,你但凡少說一句,嗓子早好了。」
說到辛芷蕾,堪稱本屆《花少》反差感第一名。
原先是出了名的冷麵女明星,看了節目才知道,她是真正的快樂,她不笑只是她穿的保護色。
別的姐收拾行李,當然都先顧好形象管理。
比如秦海璐離不開高跟鞋。
秦嵐滿箱子漂亮衣服和包包。
而辛芷蕾最出其不意,她帶了一箱子活兒。
扇子,手絹,碎花頭巾,東北大秧歌走起。
說扭就扭,場面過於不可思議,可能連她自個兒都懵圈,不知劇情為何會發展到這裡,仰天大笑,險些左腳絆倒右腳。
高冷的氣質早已離家三萬里,歸來只剩一個快嘴搞笑女。
太好看了,這屆《花少》。
沒誰藝術家或教育家上身,沒誰張口就是人生思考,女性金句。不上綱上線,也不搞宮心計。
以往提起這個大IP,總要提起勾心鬥角,扯頭花,女明星事多架子大,好拉幫結派,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什麼的。
是那種甄嬛去了,也得脫兩層皮的社交修羅場。
也熱鬧,也抓馬,也是人性的真實面,但實話說,總有點累。明星累,觀眾也累。
生活已經夠疲憊,就讓娛樂圈回歸娛樂,給我們一點簡單純粹,不費力的快樂吧。
這季《花少》好看就好看在這兒,它重新定義了花學。
高高興興,直來直去,嘛明不明星的,樂呵樂呵完了。
大影后如秦海璐,也要伴著霸總小說入睡。
大美女如辛芷蕾,也搞不明白共享單車。直到路人騎走逛了大半個北京,提醒她付費,她才想起來沒上鎖。
為了省錢才騎車,結果錢沒省下,還暴露了姐的迷迷糊糊,是一整個東北佟湘玉的水平。
02
重新定義姐學
每個姐在這節目裡,都不像傳統姐學裡的姐。
傳統姐,要事業亨通,刀槍不入,要有錢有款有能力,一個唾沫一個釘。
要對男的說一不二,對女的無條件慈愛,無條件給機會,給理解,給餡餅,應給盡給。
女孩們熱衷在女明星、女霸總、女主角……各路女名人身上,投射對成功自我的想像。客氣點的,就想像自己是被女名人喂餅的幸運女孩。
傳統姐學,這門網際網路上的頭部顯學,歸根結底,是披著女性外衣的成功學、慕強學。
也不能說不對,但實用性、參考性什麼的,基本等於沒有。跟秦海璐聽的霸總小說本質一回事。
這也是我為什麼強烈推薦這屆《花少》的原因之二——它拓展了一種新姐學。我願命名為現實主義姐。
一個真正的姐,成不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怕不成功。主打一個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就像秦嵐,簽了節目,卻臨時倒嗓。意外比節目導演先到一步。理論上,嵐姐此時有兩種選擇。
一、怨天怨地怨空氣。
前怕說不了話,沒鏡頭,無效出演。後怕耽誤治療,不好復原。於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抱怨和糾結里。
嵐姐選了第二個,嗓子倒了是事實,無法左右,那就左右面對它的態度。
她的態度是:好聽的嗓子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是萬里挑一。有電沒電,別人聽不聽得見,都不耽誤姐喳喳嘰嘰,想說啥都隨便。
最新一期里,快嘴辛芷蕾又懟她,怎麼說啥啥靈,真是烏鴉嘴。
嵐姐立刻為自己發聲:什麼烏鴉嘴,我是百靈鳥。
嵐姐啊,實話說,以你目前的電量狀態,跟百靈鳥還是差了一點,你現在是百靈烏。
迪麗熱巴在旁邊笑得小臉兒生疼。
作為全場唯一非東北籍女星,迪麗熱巴保留了團隊里最後一點I人式矜持。
她笑料不多,屬於拖鞋忘帶,都不好意思開口找人借的那種。
真實世界裡,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姐。
有秦海璐那種白天有話直給,晚上幻想《霸道九爺輕點寵》的姐。
有辛芷蕾這種嘴比腦子快,頭一回見面,就不管不顧,敢給秦嵐好幾句懟的姐。
也有秦嵐這樣的,看得開,不計較,當一隻嘻嘻哈哈的百靈烏。
也有迪麗熱巴這樣的社恐,過了30還是臉皮薄,人多的地方沒話講。
一轉眼,迪麗熱巴也到了不能隨便造的歲數了。
第二期里,他們組隊去玩卡丁車。
凌晨一兩點了,幾個20多的年輕人玩得正歡,一二三四姐,個個困得魂不附體。
迪麗熱巴一邊玩,一邊絮叨:完了,我腱鞘炎要復發了。
說是這麼說,可回到民宿,她還是跟著小年輕們抬上抬下運行李。
事實證明,累不會搞死人,糾結猶豫吭哧癟肚才會。
折騰了十幾二十個小時,第二天一早,迪麗熱巴反而精神煥發,不再像來之前那樣打蔫,重感冒也好轉,還為鼻子通氣兒而高興大半天。
終於在內娛綜藝里,看到了更符合2023需要的姐姐力——
會累,會病,會高考英語只拿7分,會科目二不及格,會說話不過大腦。
但絕不困在一時的對錯得失里,畏手畏腳,沒完沒了。
大姐姐不怨天尤人,也不責怪自己。
主打一個從哪裡摔倒,就從哪裡躺下。
摔就摔,歇一會,不要緊,不著急,明天起來再出發。
旅行就是微縮版的人生之路,看這幾個姐穩定的精神狀態,日子一定也不會差。
女人最迷人的部位,並不是什麼長腿細腰大波浪,而是一副好心態。
03
重新定義職場心眼學
好心態也不是憑空蹦出來的。
越看節目越覺得,要做一個想得開、傻樂呵的人,不是靠百忍成鋼,憋著不說。
恰恰相反,是直來直去,有話當場講,有「仇」當場報。
越是大大方方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怕別人不樂意的人,其實越好相處。
第二期,最喜歡的一句話,依然來自快嘴辛芷蕾:「不滿意也很正常,這都無所謂。」
起因是前一天晚上,導遊王安宇問秦海璐,對他定的民宿滿不滿意。
秦海璐沒跟小年輕來曲里拐彎,人情世故那一套,大喇喇告訴他「不滿意」。
緊接著一二三四,哪裡不滿意,姐就哐哐點哪裡。
點得王安宇跟另一個導遊,天津I人胡先煦犯嘀咕,生怕下一站酒店還定不到所有人心裡去。
當他們把擔憂攤到檯面上說時,立刻顯示出不同人的不同性格。
高敏感INFP迪麗熱巴:還是要先肯定他們,給他們減壓。
電音話癆小百靈秦嵐:大家都不缺住好酒店的經歷,缺的是一起玩的經歷。
略帶尷尬的氛圍,可算嘻嘻哈哈岔過去,結果又讓辛芷蕾拽了回來。
辛姐再次語出驚人:不滿意是真不滿意,但這很正常,不用有壓力。
再往下翻譯就是:
沒做好就是沒做好。說出來不是為了指責做事的人,而是就事論事而已,說完翻篇,不必回味。
這一趴,我最愛辛姐的話。這是沒點子生活閱歷,get不到的耿直話。
打馬虎眼或者善解人意,當然也都沒問題,個人有個人的性格和處事方式而已。只是相對常見,不稀奇。
而辛芷蕾、秦海璐的風格在我們這種講究世故圓滑的文化環境里,極為稀有。
而且對面的人,一定也得是同款直腸子,才不會往髒的、壞的地方想,把好心當成驢肝肺。
剛好這屆《花少》,就是幾個直腸子的默契擊掌,大家不言自明同一個道理:越直接,越省心。
用辛芷蕾的話說,就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以前的《花少》,常會為誰跟誰住一間房,搭一個帳篷,藏夠心眼,逗夠悶子,耗來耗去的,其實不過就睡幾小時而已。
到了這一屆,秦海璐累了不想逛就直說。
迪麗熱巴抽到了最大的房間就開心跳起來。
小妹趙昭儀忘帶洗漱用品,就直奔辛芷蕾和秦嵐房間借。
辛芷蕾一邊遞給她洗髮水,一邊囑咐:你可省著點用,我怕我自己都不夠。
見慣了表面一團和氣,背地裡搞東搞西;鼻孔大點事情非攪成一鍋粥的職場文化,突然看到辛芷蕾她們「醜話說在前頭」的風格,簡直清風徐來,沁人心脾。
我原來總說「百無一用是耿直」,那是耿直人落入是非人堆里的情況。
新一季《花少》棋高一著,他們湊齊了7個耿直人。
大伙兒都差不多,好就好,壞就壞,就事論事,敢挑破,也敢翻篇。
肉眼可見整個團隊,運轉異常順利。
哪怕一個接一個感冒、發燒、鼻炎發作,5個人湊不齊一個健康的上呼吸道,但還是氣氛熱烈,效率奇高。
所謂「百無一用是耿直」,是一句無奈的自嘲。
我們都知道,真正沒用的,其實是曲了拐彎的職場心眼學。
這屆花少團不光展示了一種先進的精神狀態,也直觀展示了這種狀態是怎麼來的——有事說事,說完辦事,沒事找樂不找事。
節目現在全網好評,反向證明了它踩中了時代情緒。
還是那句話,旅行就是人生之路的微縮版,旅行的方式就是生活的方式。
在這一季《花少》里,我看到了旅綜最好的樣子,其實也是生活最好的樣子。
讓娛樂圈回歸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