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11月1日消息(記者邵玉琴)11月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舉行頒牌儀式。本次授牌的70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9個類別。
呼和浩特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舉行頒牌儀式(央廣網發 史慧榮 攝)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非遺保護單位嚴格遵循「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不斷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深入、健康、持續發展。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7項、自治區級74項、市級275項、旗縣區級259項。列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錄國家級4人、自治區級83人、市級322人、旗縣區級400人,已掛牌的非遺傳習基地(所)有92個,位居全區前列。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北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保護好北疆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內涵,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呼和浩特市文化旅遊廣電局副局長崔祥東表示,呼和浩特市將加快推進非遺旅遊商品化和非遺演出體驗化,大力推進「非遺+研學旅遊」「非遺+民宿」「非遺+文創」「非遺+演藝」等樣態,全面激活非遺與文旅融合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