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1至9月河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20.8%

2023-11-20   河北經濟日報

原標題: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1至9月河北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20.8%

11月8日,隨著冀北清潔能源基地今年最後一筆綠電交易完成,該基地全年綠電交易量達1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一倍多,綠電交易量居全國首位,相當於節約標準煤629.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13萬噸。

地處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潔能源基地,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目前,基地有新能源場站300餘個,新能源統調裝機占比達73%,全國領先。預計到「十四五」末,基地新能源裝機將超過8000萬千瓦,占比突破80%。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

立足資源稟賦,河北聚焦建設新型能源強省,著力構建「風、光、水、火、核、儲、氫」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加快構建穩定可靠、多能互補的能源體系,助力京津冀重塑能源格局和綠色轉型發展。

今年以來,河北以「三個一千」(能源領域投資規模突破1000億元,可再生能源併網裝機新增1000萬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000億千瓦時以上)為抓手,對280個能源項目進行全鏈條服務和全周期管理。1至9月,全省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1%;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0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8%。

圍繞風光等新能源開發,河北省完成了《河北省新能源發展促進條例》立法工作,同步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文件,開展全省風電光伏資源普查,全力推進風電光伏項目建設進度。目前,河北的風電、光伏裝機總量已達7296.8萬千瓦,力爭年底達到8200萬千瓦。

面對新能源大規模併網消納難題,河北逐步健全新能源消納利用體系,促進能源消費的清潔化和多元化。

「游龍」穿隧道,高峽出平湖。10月20日,燕山深處,「超級充電寶」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最後一台機轉子吊裝完成。

「用電低谷時,富餘的風光電能把下水庫的水抽到上水庫;用電高峰時,再從上水庫往下放水發電。」豐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培枝說,該電站計劃於2024年實現12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年發電量達到66億千瓦時,相當於河北5天半的全社會用電量。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紮實推進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全省在建抽水蓄能項目達到11個,並推動張家口290萬千瓦源網荷儲數一體化示範項目建設,加大太行山脈沿線城市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開發力度,加快新能源消納利用。

實現「雙碳」目標,推進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是關鍵。

自今年5月實現安全連續生產以來,河鋼集團張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的氫冶金示範項目迎來一批批參觀者。該示範工程一期於去年12月全線貫通,這是全球首例採用「焦爐煤氣零重整豎爐直接還原」工藝技術的氫冶金示範工程,標誌著河北鋼鐵行業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轉變邁出關鍵性步伐。

在雄安這座未來之城,「會發電」的雄安站充滿科技范兒。

雄安站站頂鋪有1.77萬塊多晶矽光伏板,採用「光伏建築一體化」的方式設置發電系統,可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年均發電量58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噸。

在工業領域推進綠色製造,在建築領域推動節能降碳,在交通領域加快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向綠而行的河北故事不斷演繹新篇章。

「十三五」時期,河北累計壓減退出煉鋼產能8212萬噸、火電產能234萬千瓦,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2%。2022年,煤炭在河北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約為66%,比2012年下降約22個百分點。

在「雙碳」背景下,如何把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開闢清潔能源裝備產業新賽道,成為河北多地的選擇。

張家口市著力打造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引進億華通等30家新型能源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形成智能風機、高效光伏組件等多個產業鏈條。

唐山市引進光伏製造、風電裝備製造、大容量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型能源裝備製造項目,打造特色鮮明的臨港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承德市與明陽智能、遠景能源、金風科技等頭部企業,組成招商聯合體,建設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產業園,打造陸地風機產業集群。

追風逐日,創新驅動。河北正努力把綠色能源打造成綠色發展的新引擎。

END

內容來源:河北日報

編審:孫晉

責編:殷海霞

編輯:王林紅

《河北經濟日報》速覽【2023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