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十幾年前的QQ時代,現在的微信時代快捷方便多了。
QQ時代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相處方式,雖然在微信時代有了延續和更新,但仍然「換湯不換藥」。
比如,當你給一個人發出消息後,總是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最好是對方能夠及時回復,而且顯得熱情和有耐心。
在微信上,總有那麼一些人,會這樣對你。這樣的人,無疑是在乎你的,值得用心珍惜。這種由情感支撐帶來的安全感、踏實感和舒適感,也讓你覺得很快樂、很幸福、很熨帖。
但也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你發的消息後,要麼一直不回復,要麼過了很久才回復,就好像從來沒有看見你的消息一樣。
碰到這樣的事情,心裡會有說不出的堵,但你終究沒有辦法改變什麼。就算別人明擺著不願意回復,你其實也不能強求。
在微信上,這樣回消息的人,就別聊了。
01看到消息不回
誰都有不方便查看手機的時候,比如在工作、開會、出差、運動時,就沒法及時回復收到的消息。這些情況,你應該給予理解。
但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覆,一個小時、一天、一周,仍然沒有動靜;或者,你又追問了幾條依舊如故,那就是他已經看到消息不回了。
在當今時代,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已離不開手機,不可能有誰會忙到一天不看手機、幾天不查微信。如果不是發生什麼意外,對方一定會看到你發出的消息。
看到消息不回,只能說明,不是對方沒有時間,而是他即便有再多的時間,也不想花在你的身上。
這時候,你就要懂得轉身了。
02聊天時敷衍和冷落
任何一種關係,在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能遵循自己的內心,聽從自己的喜好。
但你不能總是這樣,一段感情能夠長久,單靠你的一廂情願是不夠的,要雙向奔赴才行。所以,你還要看看對方的態度,此時通過微信就能窺見一斑。
在微信上,在乎你的人和你聊天時會很開心,哪怕只是聊些雞毛蒜皮,也會精神振奮、熱情滿懷。
反之,對於一個沒有把你當回事的人來說,你聊得再投入、再熱情、再用心,他也只是「哦」「額」「嗯」地敷衍著,或者冷落到半天不回一字,顯然對你沒有了起碼的耐心和基本的禮貌。
對於前者,當然要一如既往,好好珍惜;對於後者,不可以過於執著,傻傻熱心。
無論以前有多麼的喜歡,幻想著與對方天長地久,但在感受到那個人的敷衍和冷落之後,就不要再在他身上浪費感情了。
不要再有任何的渴望和幻想,不要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任何的藕斷絲連,也不要想著再去給他發送消息,和他繼續聊下去。
否則,最後受傷的一定是你。
03語氣過於客氣
我們總是會對自己在乎的人,保持著足夠的主動,也希望對方和自己有著同樣的心思。
可這樣的希望總有落空的時候,比如,當你熱情滿滿、誠意多多地給對方發出消息後,對方一句過於客氣的回覆,便會瞬間把你打入冰窖。
對陌生人或者不是很熟的人來說,過於客氣是一種禮貌,但對親密的人而言,過於客氣比撕破臉皮的殺傷力更大。
後者像是一個錘子,雖然很重,但因距離遠,一般不會讓人致命;前者卻是一把尖刀,能夠猝不及防地近身捅進你的心口。
試想一下,當你回復父母、戀人時用「您好,請問什麼事」或者「謝謝,非常感謝」,是一種什麼樣的用心。
一旦有人這樣做了,那已經不能用特別無感和冷漠來形容了,他這是一心想和你保持距離、劃清界限,只不過用了一個華麗的包裝袋包起來而已。
這時候,你千萬別再自作多情了,有多遠走多遠,一別兩寬是最好的選擇。
小時候,我們總是用最初的、單純的、美好的眼睛,去欣賞、審視、流連這個世界;總是期盼著在我們身邊走過的每一個人,永遠不會離去。
但是,長大了卻發現,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掌控的。比如,與一個人交往和相處,我們只能盡到自己的心意,卻無法左右對方的決定。
聽起來,這確實會讓人遺憾和難過,只能在成長的路上看得慣、想得通。
沒有誰,會是誰的永遠和唯一,也沒有誰,有義務必須要讓我們開心和圓滿。
這樣,我們就不會總是去埋怨、去追問、去強求,而只用心把我們的消息,發給願意收到並願意回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