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hujiao
習在腦子裡的,刻在骨子裡的,永不會背叛你。
前段時間董宇輝要離職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就在投資人和丈母娘粉絲們快坐不住的時候,領完北京平穀人才獎的董宇輝,終於回到了東方甄選直播間。
「過得很好,不會離職。」
「現在給我的薪酬非常高,而且在集團內是一個高管級別的待遇,我感到非常滿足…」
董宇輝幾句話緊急闢謠了離職傳聞。
闢謠之後,2月17日早盤,新東方在線的股價止跌回升,早盤一度拉升近6%。
以一人之力影響整個集團的股價,董宇輝的重要不言而喻。
前幾天,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又在直播間強調說:就算去東方小孫,也不會去董宇輝……
有網友說,董宇輝真是打工界的天花板,東方甄選可以去CEO,但不能去董宇輝化。
董宇輝身上有太多普通人影子。
我們或許無法成為第二個董宇輝,但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一些工作的底層邏輯。
想要在單位有立足之地,你必須讀懂工作的365生存法則:
單位淘汰3種人,脫穎而出6種人,成長的關鍵在於5種思維模型。
01
單位淘汰的三種人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矽谷10萬大裁員繼續!谷歌母公司1.2萬人、微軟1萬人、亞馬遜1.8萬人…
「這世界就是一撥人在晝夜不停地高速運轉,另一撥人起床發現世界變了。」
時代瞬息萬變,有些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在睡夢中被淘汰了。
在職場上,這3類人會最先被踢出局:
1.對「灰犀牛」視而不見的人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灰犀牛,體形龐大、行動遲緩,遠遠看著似乎對人並沒有威脅。
但它一旦被觸怒、向你奔襲而來時,你就會迅速被它掀翻。
職場上有很多對灰犀牛視而不見的人:
如果看到行業內其他公司轉型了,聽到身邊同事被裁員了,你還在那裡幸災樂禍,每天敷衍了事。
那你真的危險了。
2.睡米缸上癮的人
@輝哥奇談講過一個老鼠米缸的故事。
一隻老鼠掉進了一個裝滿米的米缸。
它捨不得離開,便在米缸安了家。
每天飽食過後便倒頭大睡,沒有競爭,很安逸。
老鼠吃得不亦樂乎,卻忽略了一個問題:米缸里的米在減少,而自己慢慢失去了跳出米缸的能力。
你是否也陷入了職場的米缸困境:
日復一日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不學習新技能,逃避新挑戰,思維也僵化了。
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只需要給他足夠的安逸。
如果你再不想辦法往外爬,最終將餓在米缸里。
3.雞肋型的員工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雞肋」不僅存在於戰場,在職場當中,也有很多「雞肋型」員工。
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沒有任何長板。
蛋糕大的時候,公司不介意多一個人分蛋糕。
蛋糕不夠分的時候,那些價比不夠高的員工,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02
脫穎而出的六種人
「內卷」這個詞這兩年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激烈的競爭中,我們身邊的人明里暗裡卷出了新高度。
我想,你一定也很焦慮。
但焦慮無用,請擺脫內耗,置頂自己的能力。
要想脫穎而出,請逼自己成為這6種人。
1.高附加值的人
華為CFO孟晚舟曾說:「以前我們按照學歷定薪,現在按照價值定薪。你有多大價值,我們就給多大薪酬。」
高附加值人才是什麼樣的?
董宇輝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憑一己之力,讓東方甄選火出了圈,讓新東方股價暴漲。
把直播行業帶到了「知識直播」的新高度。
所以,不要問單位能給你什麼,要問一問自己能帶來什麼?
2.反脆弱有彈的人
知名企業顧問劉潤總結了人在職場的三種特:脆,塑,彈。
職場上最不歡迎「脆」的人,就像是花瓶。平常很光鮮,一摔就碎了。
也不歡迎「塑」的人,就像是泥人。一出問題,就行為扭曲,甚至價值觀變形。
職場最需要充滿「彈」的人,就像是籃球。外界給他壓力,他反而能觸底反彈。
有一個概念叫「委屈成本」,意思是陷入情緒一分鐘,你就會損失一分鐘。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把玻璃心煉成鋼的。
內心強大,才能遇山開山,遇水架橋。
3.自燃的人
最近有個新詞叫「工作腦」。
擁有工作腦的人,就是稻盛和夫所說的自燃型的人。
他們把工作放到第一位,是老闆眼中的好員工、同事眼中的內卷王。
從今天起,把「擺爛腦」換成「工作腦」,別混日子了。
想要升職加薪,就主動把事情做好。
想要成為行業里的佼佼者,就像那些行業大牛一樣去拚命。
將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你想要的一切都會朝你奔赴而來。
4.持續蛻殼的人
董宇輝在直播帶貨大閘蟹時,說了一段話:
你們知道嗎?一隻成年的大閘蟹,從小到大,要幾乎蛻殼20次。儘管螃蟹的殼非常堅硬,能保護自己,但為了成長,再堅固的殼,它們也會毫不猶豫地脫下。因為如果它們不選擇蛻殼,那麼這些保護自己的硬殼,最終將變成限制自己成長的枷鎖。
改變很痛,但不改變會更痛。
你可以嘗試一點點突破自己的邊界:
去做難度的工作,去和難纏的客戶溝通,去學習一些費腦的課程……
將來有一天,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
5.有時間商的人
2003年,學者斯蒂文·赫爾提出了「時間商」的概念。
所謂時間商,就是你對待時間的態度,以及運用時間創造價值的能力。
你把時間花在哪兒,時間的花就會開在哪兒。
真正的頂級高手,都懂得遠離多巴胺,追求內啡肽。
就像你下班回家之後的2小時,你可以:
用健身代替刷,用看紀錄片代替玩遊戲…
6.能扛事的人
有個年輕人,進入了一家生產電瓷瓶的小廠子。
剛去報到時,就得知這家企業瀕臨破產。
同事們都離職了,年輕人卻要和工廠共存亡。
他花了大量心思在產品創新上,後來研發出新材料,拯救了企業。
自己的事業,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這個年輕人,就是稻盛和夫。
和董宇輝一樣,他們最了不起的才華是「能扛事」。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但能扛事的人很少。
工作中,你能扛得住多大的事,就能成就多大的事。
03
培養五種成長型思維
很喜歡董宇輝的一段話:
「無論在什麼時候,充實自我,永不止學,才是人生正道。
再多財富都有消亡的危機。但頭腦里的內涵,骨子裡的底蘊,永遠不會背叛你。」
推倒思維的牆,培養這5種思維模型,你將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1.破局思維
什麼是破局?舉個例子:
快遞行業競爭激烈。怎麼在同行中爭得一席之地?
大多數人想的是,提高快遞的速度。
但有人反而做起了慢快遞,開啟了「時空膠囊」的業務,把信寄給未來幾年的自己。
這就是破局。
正如《躍遷》中的那段話:
高手並不是能力比我們強、智商比我們高、定力比我們好。
只是因為他們思考比我們深、見識比我們廣,他們看到了更大的系統。
2.U盤思維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失業之後很難找到一份適配的工作。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大多數人只是「螺絲釘人才」。
工作能力只適用於,某個公司的固定崗位。
自救的最好方式,不是守一份工作,而是要學會U盤化生存。
總結起來就是十六個字: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只有培養可遷移能力,你才能打破職業的壁壘。
3.投資思維
巴菲特曾在演講中說,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你自己。
如何投資自己?
你可以投資關係:學會連結人脈,整合資源;
你可以投資健康:每天運動30分鐘,培養規律的作息飲食習慣;
你可以投資大腦:看高質量的書和紀錄片,參加行業沙龍向高手學習。
4.亮點思維
先來看一張圖。
你看到了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個黑點。
請反問自己:周圍那麼多白色的區域,我為什麼沒看到呢?
工作中我們也時常犯這樣的錯:
同事方案做得很好,但我們卻揪著他的一個小錯不放。
或者自己身上有很大的潛力,卻只盯著眼前的短板。
我們總是更關注哪裡出了問題,而不是哪裡有亮點。
從今天起學會用亮點思維去思考。
對於別人,多給欣賞,給掌聲。
對於自己,多給肯定,打磨自己的長板。
5.混搭思維
羅振宇曾在節目裡講過,這個時代的人,應該有兩項以上的專長。
即使你在每一個領域只是前20%的水平,但是混搭之後,你可能就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優勢了。
如果你是廚師,你可以學習營養學;
如果你會化妝,不妨學習拍攝短視頻。
當你掌握混搭思維,不斷疊加技能,就會發現一個更大的舞台。
04
把時間拉回去年的一天,講一段董宇輝真實的「離職經歷」。
那天董宇輝提交了離職申請。
但人事下班了。
第二天,在新東方CEO孫東旭的勸說下,他留了下來。
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直播間依舊冷冷清清。
他說:「那段時間,我每個月交完房貸和房租後,卡里就剩2000塊,點外賣不敢點超過30元的,29歲,一事無成,這就是我的生活。」
6月,董宇輝借完最後一筆能借的錢。
他想,再不出成績,就只能辭職了。
就是那個6月,董宇輝三個字刷屏整個網際網路。
沒有人在單位立足是容易的。
董宇輝今天的輝煌背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和委屈。
或許此刻的你,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請收起委屈,逼自己全方位升級。
當你變得越來越強大,工作、事業就都順了。
點個贊吧,終有一天,你也會和好運撞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