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物種!哥倫比亞處理70隻毒梟引進河馬 河馬對環境影響有多大?

2023-03-05     彩尋美食

原標題:有害物種!哥倫比亞處理70隻毒梟引進河馬 河馬對環境影響有多大?

提到非洲河馬,很多人都會想到它是一種憨厚老實,吃素的動物。實際上,河馬卻是自然界一種恐怖的存在,生撕鱷魚,腳踢獅子,就連糞便都有毒。在非洲大草原上,正是有河馬的存在,讓非洲大陸的食草動物們都生活十分謹慎。

近日,哥倫比亞政府提議將毒梟非法引入的非洲河馬,送往印度和墨西哥,數量高達70餘只。據了解,在距離哥倫比亞首都200公里的地方生存著130隻河馬,該河馬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地毒梟從非洲引入的4隻河馬的後代。

據悉,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毒梟被警方擊斃後,非法引入的非洲河馬,依舊生活在別墅附近生活,由於當地的氣候環境適宜,非洲河馬沒有天敵,導致非洲河馬的體重高達3噸重,並且迅速繁殖,導致目前當地存在130多隻非洲河馬。

據當地科學家警告:非洲河馬屬於入侵哺乳動物,可能會損害哥倫比亞的自然環境,其中包括破壞水豚和海牛的棲息地。去年哥倫比亞宣布河馬屬於有害物種。那麼,非洲河馬到底有多恐怖?

非洲河馬到底是什麼樣的物種?

非洲河馬屬於吃「素」的物種,但是其力十分驚人,據統計,每年約有500人於河馬之口。只要河馬發起瘋來,可以生撕鱷魚,腳踢獅子。

河馬是陸地上體型第三大哺乳動物,僅次於非洲象和犀牛。成年的河馬體長約3.5米,肩高僅有1.4米,體重超2噸。身體形狀與柯基犬十分類似,腿短體長,而且十分肥胖,全靠短粗的四肢,支撐全身的重量,

為了減輕身體對四肢的高度壓力,河馬大部分時間都在水裡待著,通過水的浮力實現對四肢的放鬆。並且河馬長時間待在水中,還可以藉助水的溫度調節自己的體溫,並且保持身體皮膚面的濕度。

在日常生活中,河馬還有一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那就是「甩屎」。據悉科學家的介紹,河馬「甩屎」的行為,主要是為了防止肛門被捅。

由於河馬長期生活在自己的屎和水混合的湯湯里,身體掛滿了螞蟥。因螞蟥的顏色和河馬的顏色一致,基本上很難被發現。螞蟥會在河馬的體色保護下,尋找機會衝進河馬的肛門,在肛門內繁殖。

根據專家的分析,河馬身上很可能有螞蟥的一家。由於河馬的肛門被螞蟥刺激十分難受,因此,河馬會出現「甩屎」行為,避免螞蟥等其他物種捅肛門。

河馬到底有多恐怖?

河馬作為陸地第三大哺乳動物,雖然是吃素的,但是在非洲大草原上,可謂一霸,只要有河馬存在的地方,其他動物都將避而遠之,因為,根本不是河馬的對手。那麼,河馬到底有多厲害?

第一、皮糙肉厚,河馬的體型十分龐大,其皮膚的厚度足足有5厘米,如同穿了一層厚厚的軟體盔甲,導致其他肉食動物根本不能給河馬致命的傷害,純粹只是撓痒痒。

第二、河馬具有門牙和犬齒,雖然河馬是吃素的,但是河馬門牙平行外出,長達60厘米,如同一個巨大的鏟子;犬齒有4顆,長度足足有75厘米,堪比出鞘的利劍。

第三、咬合力驚人,河馬的咬合力高達2.2噸,無論是什麼動物,只要被河馬咬傷,基本都可以被咬到粉碎骨折。

第四、有毒的「糞便」,河馬生活的地方長期在水中,因此,排出大量的糞便在河道中,由於河馬的糞便有毒,導致河道內的水生魚類出現大面積亡。為何河馬的糞便是有毒的?

據科學家的分析,河馬的糞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產生甲烷、氨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和有毒物質,並且在這個分解的過程中,還將消耗水中僅存的一點氧氣,導致水中的氧氣不足,在有毒物質和缺氧的環境的相互作用下,水生生物,將出現大面積亡。

河馬不僅有非常高的防禦能力和攻擊力,還配會排放有毒的糞便,導致河馬在哥倫比亞環境中,都是絕對的王者,對當地生態環境構成嚴重的威脅。

總結

河馬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它的存在是維持生態平衡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若將其飼養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很可能出現爆髮式的增長,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由於氣候變化、偷獵和牙齒教育,導致全球野生河馬的數量出現銳減,最終可能被列入世界最瀕危動物名錄。據統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湖泊和河流中,估計存活量約有11.5萬—13萬隻。因此,我們還是要保護河馬,避免過度消耗,導致種群危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42b36ec5d6fa17f532564a81d516b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