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

2022-09-25     校長傳媒

原標題:教育部: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

近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關於對學校和教師做雙減教育考核制度調整的建議」的答覆。答覆中提到,教育部高度重視並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減輕教師負擔。落實課後服務經費保障,督促各地各校全面落實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經費主要用於參與教師和相關人員補助,把補助實實在在發放到教師手中,激發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育部表示,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歷史使命,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職責所在,是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基本體現。

中小學校和教師評比考核方面,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更加良好環境。

一是依法依規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要求各部門開展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除教育部門外,其他部門不得自行設置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涉及中小學校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同類事項可合併進行,涉及多部門的聯合組團開展,不能層層加碼、擴大範圍、增加環節、延長時間,堅決避免對學校和教師隨意提出要求。

二是改進督查檢查評比考核方式方法。要求各地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表格數據材料檢查。注重工作實績,不得簡單以留痕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標準,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務APP(應用程式)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實際工作評價,堅決克服重留痕輕實績的形式主義做法,避免干擾正常教育教學活動。

三是規範精簡各類報表填寫。要求嚴格規範涉及中小學教師的有關報表填寫工作,根據需要統籌安排各類報表填報工作,精簡填寫內容和次數,不得一味要求學校和教師填表格報材料,杜絕重複上報各種數據及多頭填寫表格現象。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形成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好教師不斷湧現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要求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引導黨員教師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愛黨護黨為黨,敬業修德,奉獻社會,爭做「四有」好教師的示範標杆。

二是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要求推行培訓自主選學,實行培訓學分管理,建立培訓學分銀行,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改進培訓內容,緊密結合教育教學一線實際,組織高質量培訓,使教師靜心鑽研教學,切實提升教學水平。轉變培訓方式,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研修。

三是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加強聘後管理,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完善相關政策,防止形式主義的考核檢查干擾正常教學。不簡單用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等評價教師。

減輕教師負擔方面,教育部高度重視並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減輕教師負擔。

一是推動配足配齊教師,教育部會同機構編制部門嚴格按照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督促各省加快實現中小學教職工編制以縣為單位全面達標。

二是充實課後服務力量,會同文化和旅遊部、體育總局、中國科協等部門出台了利用文化藝術、體育、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的通知,推動建立引進文藝工作者、體育教練員、科技人才、退休教師等專業人員機制,目前各地各校已聘請了28萬名校外專業人員參與課後服務。

三是落實課後服務經費保障,督促各地各校全面落實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經費主要用於參與教師和相關人員補助,把補助實實在在發放到教師手中,激發教師參與課後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全國約有95%的縣區建立了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31個省份制定學校課後服務經費保障辦法。

四是推廣典型經驗做法,遴選了內蒙古、江西、浙江、河南、重慶等地「雙減」背景下關心關愛教師的典型做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宣傳,激勵各地落實好「雙減」要求,探索實行「彈性上下班制」,著力解決教師在思想、情感、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緩解教師身心壓力,合理減輕教師過重負擔。

答覆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文件要求,進一步推動中小學校和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完善教職工管理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供堅實支撐。

來源|教育部官網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41736216a266dd4bb69428f7b7e67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