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心臟病怎麼回事?會出現哪些症狀?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2024-01-17     快樂的小大夫

原標題:高血壓性心臟病怎麼回事?會出現哪些症狀?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什麼是高血壓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是由長期高血壓引起的一組心臟疾病。高血壓(或稱為「高血壓症」)是指在動脈中血液對血管壁施加的力量超過正常水平,這種增加的壓力強迫心臟更努力地工作以維持血液循環。

以下是高血壓可能導致心臟問題的幾種方式:

1. 左心室肥厚

定義:最常見的高血壓性心臟病是左心室肥厚(LVH),是心臟的主泵血室(左心室)隨時間變得厚重和硬化的情況。

後果:這會降低心臟的效率,並最終可能導致心功能受損。

2. 冠狀動脈疾病

定義:高血壓還可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即動脈壁上形成堅硬的斑塊,這會縮小或阻塞供血至心臟的冠狀動脈。

後果:這可能導致胸痛(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臟攻擊)等問題。

3. 心力衰竭

定義:長期的高血壓如果沒有得到控制,最終可能使心臟擴大並且變得無力,這是因為心臟必須更加用力才能在高壓狀態下泵血。

後果:這種狀況稱為心力衰竭,即心臟不能有效地泵送足夠的血液滿足身體的需求。

4. 心房顫動

定義:高血壓也可能導致心臟的上房部分出現異常的節律,稱為心房顫動。

後果:心房顫動增加了中風的風險,因為它可能導致血液在心房中停滯和凝結,形成可能導致中風的血塊。

高血壓是一個可控的危險因素。通過有效管理血壓,可以極大地降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

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1. 對心臟的危害

  • 左心室肥厚: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心臟的左心室壁變厚,使得心臟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泵血出去,最終可能導致心室功能不全。
  • 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過程,可能引發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
  • 心力衰竭:心臟泵血效力降低,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導致疲勞、呼吸困難等症狀。

2. 對大腦的危害

  • 中風:高血壓是中風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可以通過損傷小血管或引起大血管堵塞而導致中風。
  • 認知功能障礙:長時間的高血壓可能影響大腦的血流,導致記憶力下降和其他認知問題。

3. 對腎臟的危害

腎臟損害:高血壓可損傷進入腎臟的血管,影響腎臟清除廢物和多餘液體的能力,最壞的情況可以導致慢性腎病或腎衰竭。

4. 對視網膜的危害

視網膜病變:高血壓可損傷眼內的微細血管,導致視力問題甚至失明。

5. 對血管的危害

動脈硬化:高血壓可加速血管壁的硬化和變窄,從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6. 其他危害

動脈瘤:高血壓可能導致動脈壁弱點的膨脹,形成動脈瘤,這些動脈瘤如果破裂,可能會危及生命。

周圍動脈病:影響腿部血流,導致行走時疼痛,並且延緩創傷恢復,甚至有可能需要截肢。

為了減輕或預防上述危害,控制血壓至正常水平至關重要。

會出現哪些症狀

1. 胸痛:心絞痛或不穩定的胸痛可能發生在活動中或者休息時,尤其是有冠狀動脈疾病時。

2. 呼吸困難:心力衰竭可能導致在勞累或躺下時感到喘不過氣來。

3. 乏力和疲勞:心臟泵血效率的降低可能導致身體活動耐受度下降,容易感到疲勞和無力。

4. 頭暈和昏厥:血液供應不足可能導致大腦暫時性缺血,表現為頭暈或甚至昏厥。

5. 心慌心跳加速:心臟為了補償泵血不足,可能會出現心跳增快。

6. 浮腫:心力衰竭可導致體內液體滯留,特別是在腳踝、腿部和腹部。

7. 夜尿增多:心力衰竭患者在夜間仰臥時,體內積存的水分回流至血液循環並被腎臟排出,可能導致頻繁夜起排尿。

高血壓在初期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許多人在沒有明顯不適的情況下也可能患有高血壓。因此,定期監測血壓至關重要,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

如何治療高血壓性心臟病

1. 藥物治療

  • 利尿劑:幫助排出多餘的鈉和水分,減輕心臟負擔。
  • ACE抑制劑和ARBs: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減輕心臟工作量。
  • β-阻滯劑:減慢心跳,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的氧耗。
  • 鈣通道阻滯劑: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 血管緊張素受體肽抑制劑: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輕心臟負荷。

2. 介入治療和手術

  •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藥物和生活方式調整不足以控制高血壓或已造成嚴重併發症,可能需要考慮介入治療或手術,例如:
  •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CABG):改善冠狀動脈供血,減少心肌缺血。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通過支架或球囊擴張來打開狹窄或堵塞的血管。

3. 監測與隨訪

定期監測血壓和心臟功能對於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計劃非常重要。

高血壓性心臟病的治療需要醫生根據個體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重要的是遵醫囑,定期複查,並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如何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

1. 生活方式的改變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物,減少鹽的攝入量,限制高脂肪和高糖食品。

保持理想體重:過重或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計算體質指數(BMI)並保持在理想範圍內。

規律鍛鍊: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限制酒精和戒煙:過量飲酒和吸煙都會增加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

控制應激:學習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其他幫助你放鬆的活動。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習慣對維護正常血壓至關重要。

2. 定期健康檢查

監測血壓:定期檢測血壓,以便早期識別血壓變化並及時採取措施。

血脂篩查:定期檢查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因為它們可以影響心臟病風險。

糖尿病篩查:高血糖與高血壓有密切的相關性,需要及時發現和控制。

將這些預防措施結合起來,可以顯著降低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重要的是,即使沒有高血壓的跡象,這些健康習慣也應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對自己的血壓或健康狀況有任何擔憂,請諮詢醫生或健康專業人士以獲取個人化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4003d5a58e934d7553a9424fdf66a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