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5個症狀你需要查血脂了!附血脂管理飲食手冊!

2023-12-19     快樂的小大夫

原標題:出現這5個症狀你需要查血脂了!附血脂管理飲食手冊!

血脂的主要成分是啥?

血脂是指在血液中攜帶的脂質類物質,主要包括三種主要成分:甘油三酯、膽固醇和磷脂。

  • 甘油三酯是最常見的血脂成分之一,它由一個甘油分子和三個脂肪酸分子組成。甘油三酯是體內能量儲存的主要形式,同時也來源於食物攝入。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可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相關聯。
  • 膽固醇是一種脂類物質,它在體內起著重要的結構和功能作用。膽固醇可通過兩種方式進入體內:一種是通過食物攝入,另一種是由肝臟合成。有兩種類型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被稱為"壞"膽固醇,因為過高的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被稱為"好"膽固醇,它能夠協助清除體內的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病風險。

磷脂是一類含有磷酸基團的複雜脂質。它在細胞膜結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參與細胞信號傳導和細胞功能調節。磷脂還可以幫助膽固醇在血液中的運輸。

這些主要成分的平衡和水平對於維持正常的血脂代謝和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

身體出現這些變化當心血脂高

1. 高膽固醇水平: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總膽固醇(TC)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增加相關。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導致冠心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2. 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被認為是"好"膽固醇,它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膽固醇並將其帶回肝臟進行代謝。如果HDL-C水平過低,膽固醇的清除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3. 高甘油三酯水平:高水平的甘油三酯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相關,特別是在與高膽固醇水平共存時。

4. 肥胖傾向:高血脂可能與肥胖相關,尤其是腹部肥胖。肥胖本身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5. 血脂沉積:當血液中的膽固醇或甘油三酯過多時,它們可能會在動脈壁內沉積形成斑塊,最終導致動脈硬化和狹窄。

如果出現這些變化,建議進行血脂檢測並諮詢醫生。

如何通過飲食控制血脂?

1. 選擇健康的脂肪: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這些脂肪主要存在於動物性產品(如紅肉、全脂乳製品)和加工食品中。相反,增加對不飽和脂肪的攝入,如植物油、堅果、種子和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

2. 增加膳食纖維: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穀物、水果、蔬菜和豆類。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吸收,並提供更長時間的飽腹感。

3. 控制膽固醇攝入:限制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動物內臟、奶油、奶酪和蛋黃等。建議每天攝入的膽固醇不超過300毫克。

4. 增加抗氧化物攝入:攝入豐富的抗氧化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類胡蘿蔔素。這些物質可以保護血管壁免受氧化損傷,例如攝入足夠的水果、蔬菜和堅果。

5. 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特別是對於甘油三酯水平較高的人群,減少簡單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麵粉)的攝入,選擇複雜碳水化合物(如全穀物、蔬菜和豆類)。

6. 控制飲食總熱量:如果超重或肥胖,控制總體能量攝入以達到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改善血脂水平。

這些建議僅供一般參考。因個體差異和特定情況的存在,最好在飲食調整之前諮詢醫生。

血脂高能吃海鮮嗎?吃素更利於控制血脂嗎?

高血脂患者在選擇食物時需要注意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而海鮮中通常含有較高水平的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這類脂肪酸被研究表明對心血管健康有益。因此,合理地吃一些低脂的海鮮,如三文魚、吞拿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是可以的。但應避免攝入過多的高膽固醇海鮮類食品,如蝦、蟹等,並且避免油炸或使用高脂調料烹飪。

吃素是否更利於控制血脂?

採用素食飲食可能有助於降低血脂水平,主要是因為:

1. 低飽和脂肪酸攝入:植物性食品通常含有較低的飽和脂肪酸。

2. 高膳食纖維:素食富含膳食纖維,能幫助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3. 植物固醇和類黃酮:某些植物性食品中含有植物固醇和類黃酮,它們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

但是,並非所有的素食都適合高血脂患者。例如,有些植物性食品(如椰子油)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也可能對血脂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即使是素食,也應該選擇低脂、高纖維的健康食物,並注意總熱量的控制。

對於高血脂患者而言,關鍵在於做到均衡膳食,限制高脂、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和健康脂肪的攝入,同時保持適量的體力活動。在改變飲食習慣之前,建議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以便根據個人的具體狀況制定合適的飲食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3188f34bcc7c380de5713458a5885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