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量的視頻和照片表明,F-117「夜鷹」隱身戰鬥機其實並未像美軍宣稱的那樣退役,至少是沒有全部退役,數量不明的F-117隱身戰鬥機仍在包括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等機構從事研究任務。最新一次出現,則是F-117戰鬥機配合美軍F-15C/D戰鬥機,演練非隱身戰鬥機對付隱身戰鬥機的戰術,在掛載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軍團」吊艙後,非隱身戰鬥機對F-117這樣的隱身戰鬥機,發現和鎖定距離都大幅提升,遠超雷達。
很多人並不知道,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種隱身軍用飛機,F-117實際上是一款標準的攻擊機,之所以用代表戰鬥機的F開頭,完全是出於迷惑蘇聯的目的。F-117「夜鷹」是美軍多年隱身技術研究的集大成者,主要側重雷達隱身,並具備很強的光學隱身能力。
但跟其他類似先鋒者一樣,作為最早的隱身飛機,F-117也存在諸多問題,諸如機動性太差,維護困難,隱身材料有劇毒,對保養要求很高等。儘管很多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逐漸解決,但隨著B-2A「幽靈」隱身轟炸機和F-22、F-35的相繼服役,F-117退役也是必然的了。
很多人並不清楚,為了保持無線電靜默,F-117連雷達都沒有,只能通過數據鏈和光學設備獲知周邊空情,儘管其能夠掛載2枚AIM-9L「響尾蛇」紅外製導近距空空飛彈,但由於F-117機動性太差,空戰中一旦遭遇敵方戰鬥機,幾乎就是一邊倒被屠殺的局面,所以,F-117實戰中是否懈怠過AIM-9L飛彈,著實很難說。F-117選擇在夜間出動,也是為了盡力避免被對方發現蹤跡,在對地攻擊時,F-117一般會使用2000磅重的雷射制導炸彈,專門對付那些核心關鍵目標。
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美軍的1架F-117被南聯盟防空部隊的薩姆-3飛彈擊落,F-117到底是如何被發現及擊落的,一直存在多個說法,比較靠譜的說法,那架F-117剛從基地起飛,就被附近的南聯盟間諜發現並報告升級,南聯盟防空部隊很可能是通過被動監視雷達,發現了F-117泄露的電子信號(據稱是無線電高度計),確定了F-117的大致蹤跡,恰好附近有個薩姆-3陣地,進而在近距離開機將其擊落。
F-117等隱身戰鬥機的隱身,主要是指雷達隱身,即便是雷達隱身,也不是完全就發現不了,而是在一定範圍上無法發現和鎖定,在一定距離上還是可以發現並鎖定的。在F-117被擊落後,美軍隨即出動了B-2A,這也是B-2A首次實戰。而F-117最終也在2008年退役,那個時候,F-22已經服役,而三年後F-35也已經開始量產,作為世界上第一種隱身飛機,F-117也算是功成身退,並在退役後繼續發揮餘熱,幫助美軍研發各類反隱身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