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注塑廠,到專精特新上市公司,10年增長170倍的秘訣在哪?

2023-08-06     單仁行

原標題:從注塑廠,到專精特新上市公司,10年增長170倍的秘訣在哪?

本文首發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前幾天,我們單仁行的專欄老師宋子老師聯合牛商匯,帶著單仁牛商製造企業的學員,走訪了上市公司兆威機電。

當然,說是走訪,更像是向老學長取經。

因為兆威機電也是我們的老學員,他們在2009年剛剛走到我們身邊的時候,還只是一個42人的注塑廠,營收1000多萬,放在深圳只是一家再普通不過的小企業。

但是,他們現在已經成為國內微電傳動領域的龍頭,2022年營收11.5億,利潤1.5億。

上周,他們還在東莞新開了自己的產業園基地。

那麼,是什麼讓兆威機電在這十多年間,保持了百倍,最高170倍的增長?從一個普通的傳統注塑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的上市公司呢?

我們一個個來講。

02

網際網路加持的利基戰略

我在《實戰全網營銷-企業持續成長系統》的課程中,曾經講過,因為中小企業的資源有限,精力有限,所以你的選擇成本是很高的。

當你在一個競爭激烈,巨頭眾多的大眾市場裡,你可能收穫到一些客戶,拿到一些訂單,但你禁不起犯錯,你可能犯一次錯就出局了。

所以,怎麼樣用利基戰略選擇細分市場,以專業化戰略為基礎奠定企業成長路線,就顯得格外重要。

也就是說,企業選定一個特定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成為領先者,建立專業壁壘,形成持久的競爭優勢。

兆威機電2009年來到我們身邊學習市場定位選擇,加上他們對業務的思考,從2011年開始,兆威機電從原來的普通小型注塑,聚焦到傳動齒輪這個專業領域。

市場選好了,接下來就是怎麼突破細分市場,取得領先。

跟利基戰略相匹配的,就是網際網路的全網營銷,因為網際網路的加持會讓中小企業的利基戰略得到最充分的運用。

企業能夠藉助於網絡擴大用戶基數,讓銷售觸及的範圍擴大,在細分市場創造競爭優勢。

兆威機電就是藉助網際網路,把傳動齒輪的觸客範圍從原來的深圳、長安為主的華南地區,擴展到全國,甚至全世界。

在這中間,他們獲得了華為的青睞(來源於網絡),成為華為的供應商,這也成為了一次轉折點。

因為齒輪高精度的檢測要求,以及材料的耐磨配方要求,兆威機電逐步建立了行業門檻。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齒輪注塑,兆威機電還是會有毛利的天花板,他們還需要向深處進發。

同樣因為網際網路和客戶需求,兆威機電從2013年開始,從塑料齒輪件進入微型齒輪傳動系統,也就是微電機領域,逐步進入產業應用深度,開始給客戶提供掃地機傳動解決方案、手機全屏照相機解決方案、醫療器械傳動解決方案等等,真正實現了飛躍。

傳統的生意因為有著區域限制,接觸用戶的範圍太小,用戶的基數太小,所以很難進行有效市場細分和聚焦,也就是說利基戰略在傳統市場中難以發揮它實質的作用。

當企業藉助網際網路放大觸客範圍,放大用戶基數以後,即使是小眾的需求,都能聚焦成為一門可觀的生意。

03

鐵三角模式

當然,在兆威機電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沒有出現過問題。

比如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需要齒輪傳動的潛在客戶有很多,客戶所在的行業是多元的,今天這個要一點,明天那個要一點。

我怎麼去選擇優質客戶?怎麼判定客戶是可以長期帶來貢獻的呢?怎麼把被動銷售變成主動銷售呢?

同樣,因為每個產品的標準型號各有不同,只能做定製化、小批量的交付,怎麼讓生產變得高效?怎麼去確定產品升級的方向呢?

在摸索過程中,成為華為的供應商,讓他們得到了深入學習和了解華為的機會。

他們分別參考華為「BU」管理模式和阿米巴經營模式的部分特點,改革了自己的傳統管理模式。

重點針對5大產業布局,內部設置控制BU,傳動BU,零件BU三個端到端的業務責任主體,從單兵作戰轉向團隊作戰,從提供產品,到給客戶提供銷售前、中、後的解決方案。

他們內部有兩個鐵三角,行業「鐵三角」和項目「鐵三角」。

什麼意思呢?

行業鐵三角當中,銷售在前端了解行業變化,傳遞不同的客戶信息;市場經理針對不同行業的客戶選擇優先級,確定KA關鍵客戶,反饋給銷售確認。

銷售集中向KA客戶攻堅,同時,產品經理和市場經理分析行業痛點,解讀客戶需求,給前方提供精準彈藥,協同作戰。

關鍵客戶認可後,立馬抽調人員配合原有的鐵三角,轉為專門的一對一項目組進行長期服務,由項目領導拉通公司跨部門的內部資源進行協同。

從跟蹤培育、客戶關係、產品解決方案、合同訂單交付一系列流程,隨時響應客戶需求。

這一套內部的業務流程和管理體系,也是兆威機電從普通製造企業成為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

04

營銷漏洞和前置

當然,在了解過程中,我們還有個插曲,在場的企業家都被兆威機電恐怖的營銷ROI震驚到了。

具體數字不方便說,但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ROI差不多達到了1:500,公司超過半數業務和大客戶全來自於網際網路。

為什麼能這麼高效呢?

兆威負責營銷的部門叫做「戰略市場部」,跟別的公司不一樣,兆威的戰略部門是跟市場部門聯繫在一起。

他們內部細分了市場拓展部,針對產品和市場進行研究,負責戰略方向,出具分析報告。

電商渠道組,針對線上各種電商平台進行推廣運營,負責線索管理,從線索中梳理客戶信息和定位。

新媒體運營組,運營各種短視頻直播平台和圖文內容平台,負責全渠道品牌建設,打造企業形象。

技術運營組,作為品牌輸出武器庫,專門提供內容和營銷方案。

他們有各自負責的專業領域,又彼此互相協同,加起來就構成了市場拓展、全網布局、渠道運營、線索收集、客戶轉化的營銷漏斗。

這就像是在製造企業里,搞出了網際網路才有的架構。

因為這樣的配置組合,所以,兆威的戰略市場部可以把營銷前置化,什麼意思呢?

一般的企業,是我有了這個產品,我做的非常成熟了,再去市場裡推銷,希望有人來買。

兆威不一樣,因為他們對市場提前研究,部門可以同時協同推出產品方案、市場策劃、文字視頻在全平台進行推廣。

也就是說,我不用生產出具體的產品,我把「我的能力」和「解決方案」前置,通過網際網路先賣出去,吸引客戶。

客戶有興趣了,過來主動諮詢,那就接上行業鐵三角進行深度溝通,客戶確認下訂單之後,再轉為項目鐵三角進行定製化生產,形成一個營銷閉環。

05

最後,我們來想一想,為什麼兆威機電能越過發展的瓶頸?

答案就是借力網際網路,兆威機電打磨自己的業務生態和組織模式,用「網際網路加持的利基戰略、鐵三角模型、營銷漏斗和前置」在微型傳動領域構建了自己的獨特優勢。

170倍的成長,並不是兆威機電的特例,只是全網經營的正常體現。

很多人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還只是表面上多個銷售渠道,從認知上增加業務訂單的概念。

其實,通過兆威機電,我們能深刻感知到,進入無遠、無界、無我的網際網路世界,才是中小企業大有作為的地方。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9e3f347e0d23e42bec61f09a7c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