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藥材,是中醫上的祛濕良方,家中常備,或可「清涼一夏」

2022-05-26     本草世界

原標題:這3種藥材,是中醫上的祛濕良方,家中常備,或可「清涼一夏」

進入夏季之後,氣溫升高,降水增多,不少人常常會感覺到潮濕難耐。體內濕氣過重,就會引起頭暈、噁心、食欲不振等煩人現象。但是天氣悶熱引起的不適感,又很難定義為什麼疾病,因此,人們常苦惱於沒法對症下藥,只覺得如鯁在喉,非常難受。

事實上,雖說西藥不好找,但中藥材能夠緩解這些症狀的妙方,還是一抓一大把的。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幾種草藥,都能夠很好地祛濕散熱,幫助大家在盛夏季節維持身體的舒適。以下這3種藥草,就是中醫理論中最常用的祛濕良方,家中常備,能有效幫你度過這個炎炎盛夏。

1.艾草

艾草的功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它能夠理氣血、祛濕氣,並且,一株艾草,上下是寶,干艾草葉點燃後放在角落能夠驅蚊祛濕;艾草根煮水泡腳,能夠活血化瘀,幫助經脈順暢;新鮮艾草葉拿來煎蛋煲湯,能增加植物清香,起到食補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艾草的時候也要注意,藥材都有其毒性,使用切記不可超量。一般說來,成年人使用艾草進行調養的時候,每周不能超過3次,否則就會導致藥效超標,得不償失。

2.薄荷

薄荷從秦代開始就是人們最常使用的藥草之一,而薄荷葉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人們提神醒腦的最佳搭檔。薄荷在中醫上被定義為辛涼的藥材,能夠疏散風熱、明目提神。能夠幫助緩解風熱感冒,治療夏季人們常出現的頭痛、燥熱、咽喉不適等症狀。家中常備一點薄荷,在很多時候都能夠發揮奇效。

除此之外,薄荷還有個俗名,叫蚊眩草,只要取適量的薄荷葉,破壞葉面讓其味道散發,然後裝在布袋裡放於床邊,就能夠避免睡覺時被蚊蟲叮咬,還你一個優質睡眠。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哺乳期婦女、肺虛咳嗽的人士不要使用,因為薄荷本身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容易對這些人群產生不良後果。

3.紫蘇

紫蘇葉是家中做菜常用的輔料之一,很多人都會在烹調魚鮮的時候放上一點紫蘇,用以去腥增香。其實,紫蘇在中藥之中,也是一味常見的藥材,在古文中,就有紫蘇葉能夠「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節氣,化痰氣」的記錄,因此,紫蘇葉能夠很好地幫助緩解人體產生的,諸如風寒感冒、咳嗽、噁心嘔吐的症狀,同時,其還能有效治療食用魚蟹類食物後產生的不適感。

除了用作烹飪輔料之外,紫蘇粥也是發揮紫蘇療效的一個好方法。只需紫蘇15g切絲,粳米100g煮粥後加入切好的紫蘇即可。對偶感風寒的人士將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本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980769be76de2a22749ac4a0ce1f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