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們」都解套了,「上車」是否還來得及

2019-08-13     華訊投資

昨天,科技白馬股集體高潮,積累了一定的短期獲利盤。在社會融資數據低於預期,疊加外圍市場普跌影響,部分獲利盤選擇了止盈兌現出局,從而出現科技股整體調整的局面。

但是今天的黃金概念再次爆發了。漲幅超過5%的達到10家,成為了今天市場最亮眼的板塊。

黃金的持續創新高,也讓那些曾經因在高位狂買黃金而被股民們嘲笑的中國大媽解套了,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反而是股民,股票還跑不贏黃金。

黃金概念的再次崛起,主要是受到了黃金期貨創新高的刺激,大家可以看看,不論是國際黃金期貨,還是國內黃金期貨,都在創新高,上升趨勢非常穩定。同時,也帶起了與黃金有比價關係的白銀期貨創新高。

黃金期貨再次大漲,或許與這則消息有關:8月12日,阿根廷主要股指Merval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超過38%,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阿根廷比索兌美元一度跌約36%,刷新盤中歷史低點至61.99比索,成為今年新興市場表現最差的貨幣。債市方面,據路透社報道,阿根廷以歐元計價的債券下跌近9美分,債券收益率則上漲了近3%。看了阿根廷市場的表現,是不是心理或多或少得到些安慰?

那麼黃金今天大漲後,是否還有投資機會呢?華訊君覺得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你要明白黃金概念漲跌的邏輯所在。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黃金是與美元掛鉤的,也就是美元與黃金按照固定比例兌換。美元漲,黃金漲。後來,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脫離黃金,黃金成為美元的替代品。美元貶值,則黃金升值。近期黃金的走強,就是基於美元降息,美元貶值,導致黃金價值提高。

影響黃金漲跌的因素是複雜多變的,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

短線邏輯:避險

每次市場大跌、地域衝突或者出現地域黑天鵝事件,都會刺激黃金上漲。因為黃金具有稀缺性、保值性,當市場對未來預期比較悲觀的時候,會賣出股票、債券等其他風險資產,而買入黃金,所以一直以來,只要出現風險事件,黃金就會逆市上漲,久而久之,黃金就成了避險資產。「亂世買黃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

中線邏輯:抗通脹

因為一旦一國發生通脹,該國法定貨幣就會貶值,不值錢了,所以黃金會相對升值。對於黃金抗通脹的邏輯可以從三個角度去觀察:

  • 第一,通脹預期。通脹預期越高,黃金上漲動力越強,通脹預期可以從經濟數據觀察。

  • 第二,利率。當預期利率要走低時,黃金就有上漲的動力,因為利率降低通常會推升通脹。美國降息,黃金上漲就是這個邏輯。

  • 第三,美元強弱。黃金美元拉長周期看整體是蹺蹺板,美元弱則黃金強,美元強則黃金弱,因為黃金是美元信用體系的替代物,美元貶值,黃金就會相對升值。

明白了以上的邏輯,再來看看是否後期依然有邏輯支撐黃金走強。首先,是當前世界環境依然不是很太平,各種爭端與地域事件頻發,都會時不時刺激黃金上漲。

其次,再看有沒有抗通脹的邏輯。很顯然是有的,全球已經進入了降息周期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以來降息時間表:

  • 上半年,印度、埃及、馬來西亞、菲律賓、紐西蘭、澳大利亞陸續宣布降息;

  • 7月份,韓國、印尼宣布降息,美國在7月底議息會議上宣布首次降息;

  • 進入8月以來,泰國宣布降息,印度、紐西蘭、菲律賓年內第二次宣布降息。

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20多個主要國家降息,包括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全球新一輪降息周期已經開啟。

為了應對全球降息與美元信用下降風險,今年以來各國央行開始囤黃金。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總計購買黃金374噸,同比增長57%,達到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8月7日,中國央行公布相關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中國黃金儲備6226萬盎司,環比增32萬盎司,為央行連續第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各國央行不斷買買買,持續印證了黃金的中線邏輯。

以上內容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執業證號:A0950618010003。

粉絲福利公眾號內對話框回復以下關鍵詞

免費獲取回復【牛股】領取每日三隻精選牛股

回復【診股】優先獲得診斷個股機會

回復【報告】領取相關行業研究報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16skGwBvvf6VcSZbP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