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出生人口下降成迅速下降的趨勢,國家衛健委對此分析了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婦女規模減少,婚育年齡推遲。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規模不斷下降。「十三五」時期,20-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規模年均減少340萬人,2020年同比減少366萬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齡推遲造成當期生育的婦女減少。2006-2016年,我國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齡分別從23.6歲、24.3歲推遲到26.3歲和26.9歲,20-34歲女性在婚比例從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國結婚登記人數連續7年下降,從2013年的1347萬對下降至2020年的813萬對,減少40%。其中,初婚登記人數從2386萬人下降至1399萬人,減少41%。
二是群眾生育意願降低。目前,我國「90後」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僅為1.66個,比「80後」低10%。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顯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婦女,僅不足半數實現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業等相關經濟社會政策成為影響家庭生育抉擇的關鍵。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相當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經濟負擔重、嬰幼兒無人照料和女性難以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調查顯示,因為「經濟負擔重」的占75.1%,「沒人帶孩子」的占51.3%,女職工生育後工資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過一半的達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多項調查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個國家和地區生育水平下降。受疫情影響,年輕群體就業、收入狀況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婚育安排進一步延後或取消。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幅度較大,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一定關係。
快速下滑趨勢
所以針對這個人口下滑的趨勢,國家放開了三胎政策。
我們反過來回顧一下,咱們國家整個的人口發展過程。
計劃生育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從1971年開始全面開展了計劃生育,使中國總和生育率很快從1970年的5.8降到1980年2.2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
實行計劃生育是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物質資料生產與人類自身再生產應該相適應的原理,結合當時我國國情而制定的決策。
70年代初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大力推行計劃生育;1978年以後計劃生育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2007年10月28日,修改後的節能法將節約資源確定為基本國策.計劃生育不再作為我國基本國策.
有沒有很熟悉,原來隨處可見的標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緩解勞動力的短缺,失獨家庭的問題顯現,國家開始慢慢放開二胎。
二胎開放時間是在2016年。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於2016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
1.2015年10月29日公布
2.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至此,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終結。只要是合法的夫妻就享有生育二胎的權利,不再受"單獨二孩"政策或"雙獨二孩"政策的限制。
開放二孩的原因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將會對我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勞動力問題。短期來看,生育率的提高會對資本市場相關領域的企業經營產生影響,並帶來相關投資機會。
宣傳圖片也開始了變化
接下來就是回到三胎政策的開啟了。
三胎政策最新消息2021+全面放開:三胎政策開放時間具體是什麼時候?附詳情最新規定!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只有放開生育政策才能提高人口增長,讓想生孩子的家庭不被生育政策給束縛。在5月底時,中央放開了三孩政策,那麼,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是怎樣的?三胎政策開放時間具體是什麼時候呢?為大家帶來最新政策規定如下:
三胎政策開放時間具體是什麼時候?
三胎政策開放時間是5月31日,在會議審議通過中央《決定》後、審議後作出的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施行前生育三孩的,可按修改後的法律認定。
總得來說,2021三孩生育政策更加完善,除了取消社會撫養費之外,對個稅、住房方面也會給與一定的支持。
一、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
1.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一:取消社會撫養費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在組織實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中明確指出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
2.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二:健全人口服務體系
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建立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服務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增強撫幼養老功能。落實生育登記制度,做好生育諮詢指導。推進出生醫學證明、兒童預防接種、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保卡申領等「出生一件事」聯辦。
3.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三:提高優生優育服務
全面落實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產婦死亡個案報告和約談通報等母嬰安全五項制度。
加強相關知識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強化婚前保健,推進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加強產前篩查和診斷,推動圍孕期、產前產後一體化管理服務和多學科協作。
強化規劃引領,嚴格技術審批,建設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
4.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將嬰幼兒照護服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強化政策引導,通過完善土地、住房、財政、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鼓勵國有企業等主體積極參與各級政府推動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完善居住社區嬰幼兒活動場所和服務設施。
各類機構開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標準和規範,並對嬰幼兒安全和健康負主體責任。
5.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五:降低各項成本
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
繼續做好生育保險對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生育津貼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減輕生育醫療費用負擔。
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地方政府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未成年子女數量在戶型選擇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結合下一步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研究推動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
推進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持續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適當延長在園時長或提供託管服務。
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
規範機關、企事業等用人單位招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平等就業。落實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並定期開展女職工生育權益保障專項督查。為因生育中斷就業的女性提供再就業培訓公共服務。
二孩兒變三孩兒
這是咱們國家的一個生育發展史。政策我們需要回顧了解,新的政策也需要學習了解。
但是,想問問,三胎都來了,二胎你們生了嗎?
我個人從事母嬰行業十年,進入上千家家庭,目睹了各式各樣的幸福與不幸福。
如果讓我總結,生不生二胎,三胎的建議,我倒是有幾點,但是也僅供參考,畢竟大家自己的日子還得自己決定。
1.家裡得有足夠的金錢作為支撐,這個是硬體。不得不承認,很多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矛盾,有錢就可以解決。就會少很多煩惱。
2.如果家裡再能有老人幫襯著,幫忙帶帶老大,做個飯,接送一下孩子,至少能緩解很多壓力,前提是也會產生一些家庭矛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會有一些妥協和犧牲。
3.如果家裡老人幫忙不了,那如果能夠付出金錢請人幫忙,那麼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4.家裡能夠負擔,並且支持,體諒,理解當媽的做個全職媽媽,媽媽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照顧孩子。
如果這幾點能做到兩點,那要二胎,三胎都沒問題。放開要,踏實要。
如果沒有具備這些條件,就沒計劃的要了,那真的是不僅降低生活質量,憑添生活壓力,也會降低孩子們的生活幸福質量和感受的,其實,對孩子們來說,更不公平。
所以,不管是生一個,生兩個,生三個,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計劃的來實施。畢竟孩子生出來,就是一輩子。
所以,三胎來了,二胎你生了嗎?怎麼打算呢?歡迎留言,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506725420_1211112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