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親媽不要來伺候」,二胎寶媽還原月子現場:不上第二次當

2020-09-21     蔓德育兒

原標題:「坐月子親媽不要來伺候」,二胎寶媽還原月子現場:不上第二次當

生老大的時候,婆婆說身體不好,只有親媽來照顧;

生二胎的時候,婆婆又找理由,還讓親媽來照顧?

女人懷孕,真不是件容易事,哪個虛弱的產婦,躺在床上不希望多些人照顧自己?

但讓誰來照顧,變成生完孩子後,兩個家庭第一個衝突點。

是讓婆婆來,還是讓親媽來?

坐月子親媽不要來伺候

"坐月子親媽不要來伺候",二胎寶媽還原月子現場

90後的二胎寶媽小李說:不上第二次當

原來,她生老大的時候,婆婆先說得很好,說她會包干所有的事,有自己在,兒媳好好躺著做月子就可以了。

真的回到家,開始坐月子的時候,啥都不一樣了,婆婆不是頭疼,就是腰疼得站不起來,反正比坐月子的自己比,感覺還要虛弱一些。

沒得辦法,只好把老家的親媽叫來伺候月子。

那些天,她真是備受煎熬,懷裡抱著自己的孩子,感受著孩子的嬌弱,心疼孩子還這麼幼小,同時,看著親媽忙裡忙外,沒有人搭把手。

整個月子裡,現場很壓抑。

為了讓自己能多休息一會兒,親媽當時快52歲的人,晚上就坐在沙發上休息,孩子一吭聲,她就條件反射一樣,立刻彈起,輕聲細語地哄孩子。

有一天,她看著親媽深夜3點,一手抱著孩子哄,一手忙亂的倒著奶,忍不住嚎啕大哭,就像當初親媽懷裡的孩子。

那時候,她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母愛。

坐月子,千萬不要讓親媽來伺候,憑什麼?不是都出嫁了嗎?孩子不是跟夫家姓?

現在,二胎又要出生,婆婆又拿出當初那一套說辭,這第二次當還會上嗎?

她打定主意了,如果婆婆還拿腔拿調,帶著兩個孩子就走,以後也別想她回來住,給她養老?想都不要想。

月子到底是婆婆和親媽,哪個來照顧更好?

有人說,為什麼不一起照顧?分工一下大家都輕鬆。但事實總是比較殘酷,有些家庭千山萬水的,來了住哪裡都成問題,這種時候,確實只有一方來照顧,比較現實。

那麼到底是誰來比較好?

其實,出於隱私的問題,比如有時候要擦洗、有時候需要換衣服等因素,大部分坐月子的寶媽,更希望親媽來照顧。

但傳統觀念里,親媽不要伺候月子是一件約定俗成的事,深究理由,或許和人際關係有關。

以往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孩子要跟夫家姓,這就等於是別人家的人了。

在坐月子這種大事裡,要讓女兒和婆婆接觸,讓婆婆照顧,產生更強的感情聯繫,才會讓女兒融入這個家。

其實,從現代的觀點看,至少讓婆婆照顧,增加兩個女性的強關聯,確實是一種促進兩人情感的方式,近乎於"生死之交"的味道。

可是,現實沒有想像中美好,婆婆畢竟會站在個人角度看完問題。

有的婆婆重男輕女,生個兒子,把兒媳當聖人供著,生個女兒,兩人恨不得結仇。

這種情況下,婆婆是不是要照顧月子,就變得比較玄學。

當然,如今人的觀念不斷進步,類似重男輕女這種陳腐觀念的婆婆,會越來越少。能夠有共情能力,從女性或者長輩角度出發,心疼兒媳的婆婆,也會越來越多。

在這種時候,讓婆婆順理成章地對自己多一些照顧,不要結月子仇,會讓家庭生活更加融洽。

結語:

從家庭和諧的角度看,每個兒媳要做到兩件事,才能讓月子過的舒坦,同時又不會造成兩個家庭的矛盾。

第一,平時和婆婆搞好關係

都說嫁人,其實是嫁給一家人,不僅要和丈夫感情深,更要和他的家庭保持良好的關係,平時多關心婆婆,人心都是肉長的,到了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婆婆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第二,月子前協調好工作

在備孕期間,除了注意生孩子的各種事項,要同期去詢問有經驗的人,坐月子有什麼要注意的,有哪些角色不可或缺,比如誰來負責飲食、誰來負責產婦的衛生等等,找到這些角色,就知道有哪些是可以替換的,可以減輕當事人許多工作壓力,好的安排自然就少些怨言。

生活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每個人都多費心,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親媽不會才吃虧,出現女兒抱著孩子看著親媽忙碌,當場淚奔的家庭悲情。

你的月子,是誰照顧的?你覺得照顧的好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t3FrnQBURTf-Dn5ew8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