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下的69小時:不敢想親人 怕哭出來浪費體力

2020-03-15   江西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梨視頻、興賓消防

轉載請註明來源

3月7日,泉州鯉城區欣佳酒店發生坍塌,倖存者游紹峰被困69小時後獲救。

他說,自己是安全工程師,樓塌前的2秒內他迅速找到安全地帶躲避。被困後,他用尿液浸濕紗布聞濕氣堅持;為穩定情緒,不敢想親人朋友,「萬一哭出來就是浪費體力」,只能通過睡覺和放空自己,等待救援。

3月10日,消防員發現了他,「那束光明明就是外面日常的陽光,在裡面看來就像是一束雷射般的光亮,太漂亮了」。

那麼在建築物坍塌事故中,除了原地等待救援,被困人員還能做些什麼,以增加存活幾率?

1.要小心移動身體,以防更大的殘骸砸到自己身上,這時候,冷靜尤為重要。

2.要護住口鼻以防粉塵污染。

3.如果身邊剛好有水管、煤氣管道,那麼,敲響這些管道,救援人員會更容易發現你。

4.假使被困地與地面接近,等到救援人員通過時大聲呼救。

5.如果發生坍塌切勿倉惶逃生,應先分析好當前形勢,以防在慌亂中受傷。即使暫時被困,也要冷靜下來,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6.在自救過程中,有時即使身體未受重傷,也還有被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因此,要用毛巾、衣服或手捂住口鼻,設法將手與腳掙脫開來,並利用雙手和可以活動的其他部位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磚塊、木頭等支撐住可能塌落的物體,儘量將「安全空間」擴大些,保持足夠的空氣呼吸。若環境和體力許可,應儘量設法逃出困境。

7.當無力脫險自救時,切勿大聲喊叫,以保存體力,待聽到有人來時再呼救。

一定要記住,如果被困,一定要意志堅定,相信自己可以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