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要潤燥

2023-08-09   保健時報

原標題:立秋後要潤燥

8月8日立秋,從節氣上來說,2023年的秋季已經到來,氣候也將進入暑熱和涼寒交替的階段。這個階段若不做好養生保健,很容易損害身體健康。那麼,夏秋之交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01

潤燥養肺防上火

立秋節氣的到來意味著未來的天氣會變得乾燥,同時夜晚也會逐漸涼爽起來,但白天的氣溫依舊較高。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客蕊曾介紹,此時若不及時潤燥,身體就容易上火,甚至燥起傷肺。飲食要注意,少辛多酸。「肺主秋」,秋季更應注重保養肺,建議少吃辛味食物,如辣椒、生薑等;多吃酸性食物,如葡萄、西紅柿、菠蘿、烏梅等。另外,補肺防燥,可以多吃一些銀耳、百合、蓮子等,這些食物有助於潤燥。

起居上,立秋之後應早睡早起,以便收斂陽氣舒展肺氣。如果改變不了晚睡的習慣,可以考慮睡前喝些蓮子湯,聽舒緩的音樂以促進入眠;也可晚上用熱水泡泡腳,同樣可以起到助眠的效果。

另外,自古逢秋悲寂寥。立秋後,陽氣會慢慢減弱,想要保護肺臟就要遠離悲傷憂愁的情緒,儘量做到平心靜氣、心情舒暢。

02

清熱健脾調脾胃

立秋時節白天的氣溫依舊較高,空氣中的濕度也較大,人們可能食欲不振,脾胃也容易受到損傷。客蕊介紹,應當從清熱、健脾、利濕等方面調理脾胃,將濕熱之邪排出身體,使脾胃功能更快地恢復。

另外,有些人在立秋之後,因天氣轉涼,食慾會逐漸變好。但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脾胃長期處於虛弱的狀態,大補很容易增加腸胃負擔,使人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要先養護好脾胃才可以「貼秋膘」。養脾胃,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的食物,健脾胃的食物有:薏米、蓮子、扁豆、冬瓜等。

03

「秋膘」別亂「貼」

立秋之後,早晚涼爽,午間炎熱,秋老虎容易讓人們產生倦怠乏力感,此時可適當進補。不過,貼秋膘應因人而異,「平素體格健壯、肥胖者應慎「貼秋膘」,以防過於進補、滋生痰濕。」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曾建議,要注意飲食清淡,適量食用具有健脾化濕作用的食材或藥物,如山藥、芡實、薏米、茯苓、陳皮、大棗等。尤其是秋雨連綿之時,尤應注意健脾化濕,以免阻礙脾胃運化。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