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復國來到中國,跪地兩日,只為見李鴻章一面,最終淪為乞丐

2023-12-31     吳忠強

原標題:此人為復國來到中國,跪地兩日,只為見李鴻章一面,最終淪為乞丐

中國與琉球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明洪武年間,當時琉球中山王承察度派遣使者來華,從而確立了琉球作為中國藩屬國的地位。這一關係持續了五百多年,保持著宗藩關係,始終穩如泰山。然而,1875年,隨著同治帝的駕崩,光緒帝即位,琉球卻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沒有做出任何表示,讓清廷感到困惑。

中國向來注重禮儀,奉行著禮尚往來的原則。中琉之間的貢使往來,中國一直秉持著厚往薄來的傳統。每次琉球朝貢,都能得到數倍於貢品的豐厚回賜。這種制度下,琉球一直是受益者。因此,琉球在屬國新君登基的時候不可能缺席,除非發生了重大變故。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琉球在這一時期出現異常?直到三個衣衫襤褸的異國人跪倒在福建總督衙門前,清政府才得知事情的真相。原來,日本強迫琉球斷絕與清廷的宗藩關係,試圖吞併琉球,但遭到了琉球的堅決反對。琉球國王苦苦哀求,希望保留與中國的宗藩關係,但日本拒絕了。在這危急時刻,琉球國王秘密派遣了三位使者,向德宏、蔡大鼎、林世功,前來中國求助,他們的艱險旅程令人唏噓。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清廷考慮到國際形勢的複雜性,拒絕了出兵的請求。這使得向德宏一行人感到焦急和失望。在清廷眼中,這一事件堪稱棘手。幾年前,中國曾經在牡丹社事件中吃過日本的虧,而如今琉球卻跑來控告日本,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實際上,日本對琉球一直心存野心,尤其在明治維新後,琉球成為了日本擴張的首要目標。面對向德宏的請求,清政府陷入了兩難境地。儘管李鴻章與日方進行了談判,堅持琉球自古即是中國的屬國,但在國際鬥爭中,清政府顯然無法容忍日本的行為。然而,當日本提出分島改約案時,清廷也未能阻止琉球的滅亡,使得琉球主權歸屬問題懸而未決。

李鴻章勸告向德宏離開天津,給予他一些路費。然而,向德宏並沒有回國,而是選擇留在北京,展開救國運動。十餘年後,他的身影在北京的羊肉胡同再次出現,生活艱辛。他為了那個已經滅亡的祖國,付出了艱苦努力,對於琉球的愛國之情令人感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e7c242cc51131cb911ed876db618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