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股評|股市贏麻了?這或許是今年最後的離場機會

2023-10-28   BusinessCars

原標題:一周股評|股市贏麻了?這或許是今年最後的離場機會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從整個歷史維度看,在全球範圍內比史達林格勒更難守的地方恐怕只有A股了。

上周,過山車A股再一次地經歷自由落地,滬指在三天時間就擊穿了3000點,整個市場一片狼藉。在韭菜們看來,滬指3000點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整數關口、心理關口,甚至還被看作是「經濟盛衰分水嶺」、「政策鬆緊分界線」、「行情大小試金石」、「盤面風格轉換器」,堪比秦嶺淮海。

自2007年2月16日A股首次突破3000點,也在2009年便跌到1664點。一路攻城略地,也有過6124點的高光時刻,更遭遇去年兩次跌破3000點的滑鐵盧。在過去的16年里,滬指至今已在這個關鍵點位有過50餘次的爭奪戰。不少股民感慨稱,在A股兜兜轉轉16年,滬指再次回到3000點……

在上周的哀鴻遍野中,央媽出手了,並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10月23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7020億元。

對於大額逆回購投放,央行在公告中表示,這是為了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在本周周一加速探底之後上演了四連漲反攻,周五更是加速強勢反攻,放量突破企穩3000點。特別是在國外股市一片頹勢的背景下,亞洲股市沒有被北美歐洲的負能量傳導,反攻的逆襲之路有些意料之外。

也是在匯金的指揮棒下,超40家A股公司在本周掀起新一輪迴購潮。10月26日晚,寧德時代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實控人之一、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群的《關於提議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購公司股份的函》。曾毓群提議,寧德時代以自有資金20億元至30億元,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有分析表示,近期A股持續上漲,主要是得益於利好政策的提振作用,一系列支持中國經濟復甦、支持中國股市回暖的政策不斷出台,有利於改變市場的疲弱狀態。其中,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增持股份和多家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股份,對促進市場回暖發揮了積極作用。

寧德時代的股價也在本周實現了一次久違的上漲,從8月份以來,寧德時代股價從每股251元的高點持續下滑至上周五的新低175元每股。在這波行情的強勢回歸下,寧德時代本周五報收於184.72元每股,較上周上漲3.7%。

回顧過去兩個月,一方面碳酸鋰價格大起大落呈過山車狀態,導致鋰電池價格行情不穩,寧德時代盈利收到不小影響;另一方面,雖然寧德時代目前依舊是無可撼動的市場第一,但其份額整體在縮水,並還在被蠶食。外界沒有看到寧德時代適時拿出壟斷性的產品,間接造成了連續兩個月的股價下滑。

除了寧德時代外,另一家汽車巨頭在本周的表現也著實搶眼,四連漲之後股價來到了241.95港元每股,股吧論壇中已經有韭菜開始集中討論,比亞迪市值何時超越寧德時代。

雖然這個話題有些為時過早,但比亞迪的勢頭的確是一騎絕塵。在近期啟幕的第47屆東京車展上,比亞迪攜五款新能源車型及核心技術隆重亮相本,也成為歷史上首家參加東京車展的中國車企。

值得注意的是,發布會上,比亞迪純電轎跑「海豹」亮相,並宣布該車型將於2024年春季在日本上市。

比亞迪的車型也順勢成為了焦點,甚至風頭直接蓋過了豐田、本田等日產本土汽車,有點反客為主的意思。有日本媒體發出感慨,比亞迪用了10年時間走完了日本車企需要50年才能走完的路。

有人在高歌猛進,有人就在裝神弄鬼。不同於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的趨勢走線,妖股眾泰本周依舊畫出了一上一下的K線圖,10月25日在汽車板塊整體上漲中直接拉漲停,過後也是背著大勢連日下滑。

就在眾泰漲停板的周三,全天換手率6.45%,成交額9.93億元,振幅9.61%。這意味著僅僅10個億的資金便可以把眾泰這隻股票玩弄於鼓掌。龍虎榜數據顯示,營業部席位合計凈買入9114.31萬元,除了少數激進分子外,眾泰已經徹底淪為了機構和遊資的玩物。

行情之下,必有勇夫。隨著東風集團董事長位置的塵埃落地,東風汽車也在本周迎來了一個結結實實的漲停,並延續了幾日的上漲趨勢。股價從上周的5.67上漲至本周五的6.44元每股,累計漲幅13.58%。

於此同時,東風汽車也在10月27日晚間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東風汽車營收約91.67億元,同比增加0.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730萬元,同比減少61.95%。

整個集團距離虧損僅僅臨門一腳,這幾乎是所有國字頭汽車集團中表現最差的了。而且與一般的汽車集團不同,比如上汽集團的三產公司就對集團營業收入幫助不小,比亞迪也有一定的汽車行業之外的收入來源。

需要強調的是,東風汽車的營業收入構成中,汽車行業的占比高達99.53%,在汽車之外,東風別無他法。眼下,東風最重要的問題恐怕就在汽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