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翰:影視寒潮中逆行的中生代力量

2022-05-16   第一製片人

原標題:何明翰:影視寒潮中逆行的中生代力量

2022年5月16日刊總第2745

如果這個五月你去看《良辰美景知幾何》《祝卿好》和《明天,會更好》,那你一定會看到何明翰的身影。

在《明天,會更好》中,他是陽光專情的退伍兵夏天,在《良辰美景知幾何》中,他是思想先進、溫潤如玉的愛國志士,而在剛剛收官的古裝愛情劇《祝卿好》中,由他飾演的陸銘山,被網友諧音梗調侃成「綠巨人」頻頻出圈,引發熱議。

三個風格迥異,表演方式大相逕庭的角色,都被何明翰演繹得恰到好處,甚至說超出預期。

無論是正直陽光的軍人形象,還是在古裝甜寵劇里的反派,他都能順延著人物本身,琢磨出只有那個人物才有的慣性表達。

從《祝卿好》到《明天,會更好》,何明翰就是導演們為觀眾欽定的「五月檔老公」。

「徐天祥」到「夏天」,

頗有觀眾緣的「忠犬男友」

如今,疫情的影響無處不在且持續發酵,流量明星進行了一次脫水,演技派演員終於有了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而何明翰紮實的演技足以在中生代男演員中立足。

《明天,會更好》講述了一對相知相扶的閨蜜,因妒成恨的情感故事。劇中的感情戲不是霸道總裁與灰姑娘一見鍾情,沒有生拉硬拽的「工業糖精」。何明翰飾演的夏天就是典型的「忠犬系男友」,夏天對女主劉小憐的喜愛從年少時就篤定,十多年來,對她一往情深。該劇的人物設定十分討巧,在以女性觀眾為主的愛情劇收視群體中,堅強獨立的劉小憐稱得上最流行的獨立女性人設,而忠犬男友更符合女性對愛人溫柔、專情、優秀的多種想像,使得觀眾獲得雙重滿足。

現如今,霸道總裁、富家千金的故事早已不是主流,接地氣的治癒系故事越來越多。這樣的變化反映到選角上,相對於明艷的美人、霸氣的帥哥,導演更傾向用演技細膩、長相有觀眾緣的演員,而何明翰正是這一類型的演員。

其實提到何明翰,80後、90後的觀眾都不陌生,2002年熱播劇《十八歲的天空》火遍大街小巷,劇中性格內斂的徐天祥至今讓觀眾印象深刻。彼時,飾演徐天祥的何明翰還是上海戲劇學院一名大二的學生。多年的時間裡,他在多部電視劇中擔任配角磨練演技,如我們熟知的《愛人同志》《橙紅年代》《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等。

到了2020年,何明翰終於等來了事業的轉折點。在《破局1950》中,他搭檔演員苗圃,攜手粉粹敵特的陰謀,彰顯出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這部央八熱播的反特刑偵大劇獲得極高的收視,何明翰智斗敵特的正面形象讓觀眾讚不絕口,他更是憑藉此劇榮獲2020廣西衛視年度電視劇最佳男演員。

近幾年,他還參演了鄉村振興題材電視劇《老兵榮耀》,在劇中飾演退伍軍人馬永兵;參演的市熱血勵志劇《追光者》,在劇中飾演醫生蔡宇蕭;在當下熱播劇《良辰美景知幾何》中飾演革命地下者沈宴清,相比竇驍的霸總深情人設,何明翰承擔了該劇精神導師以及虐情戲份。20多年的時間裡,他已經用他獨一無二的表演張力,成為實力派演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演技自有底氣,

高適配性演員不懼反派

好演員其實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在自己的天分框定的一畝三分地,勤懇耕耘,把老天賞的那碗飯認認真真吃了,讓觀眾去記住他。另外一種是不安於自身的天賦,管他什麼性格特點、腳本框架、人設限定,只要能夠打破的,突圍的,超越的,他都不肯放過。

何明翰就是後者,作為演員他有豐富的可塑性。

生活的閱歷給何明翰帶來了更為深廣通達的歷練,更為平和的心境。他在表演時,愈發掌握了氣定神閒的勝算,這種狀態,是有讓人如沐春風的本事。2013年,何明翰在編劇九年執筆的抗戰戲《箭在弦上》中飾演從維也納歸來,「棄藝從武」、箭術高超的「神射手」徐錦川。與以往的抗日英雄相比,徐錦川的形象顯得更加偶像、時髦,飄逸的長卷髮充滿藝術家的氣息,讓人完全無法想像到他擁有利落帥氣的身手和出神入化的箭法。

《明天,會更好》同樣如此,他從夏天少年時演起,沒有什麼違和感,在高中時期,劉小憐剛溜出去考試,他早早就騎著摩托車伏等在校門口,劉小憐在教室裡面試,他在窗戶邊上陪考的緊張度不亞於當事人。不得不說,何明翰詮釋的忠犬系男友形象與我們少年時代的青澀形象如出一轍。

角色越是有縱深感,越是顯得出何明翰功底的爐火純青。在《破局1950》中,他既有軍人的素養,還有警察的睿智。在獻禮劇《為了新中國》中,何明翰挑戰大男主,與陳數、倪大紅同台演繹,碰撞出無數火花,將人物塑造得立體鮮活。

能夠把角色一個接一個演活的何明翰,對於角色有著敏銳的感知,他也不把自己局限在正派。在《祝卿好》中,他飾演反派陸銘山是心理極具扭曲又非常悲情的反派,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明面上,陸銘山是陸家未來的接班人,但是實質上,在陸家人心裡,他不過就是一枚棋子。

為了家族能獲得皇帝聖心,他站在了男女主角對立面,做下諸多違心事。陸銘山一直被家族責任、內心渴求和權力慾望三方拉扯,在陸家大廈將傾時,最終向現實妥協,手刃愛人,倒戈向太子,一步步走向深淵結局,不免令人唏噓。在詮釋角色的時候,他認為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需要把他按照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演,他是有情感的,也是有正常的思維邏輯的。

天賦、經驗與自我的嚴絲合縫,一位演員最理想的表演狀態,何明翰在四十歲的時候已經到了。

用心演戲、謙和努力,

導演們甘當「回頭客」

我們都知道,演員是一個非常被動的職業。在內,外形、年齡、性格、氣質全都是制約,很多時候出師未捷身先死,並非因為經驗或演技的匱缺。在外,講究的是機遇,而機遇關乎市場環境、人脈、觀眾緣等等。種種因素交織,留給演員的演員的選擇空間非常小。對演員而言,可以做到順勢而為,甚至把握潮流變動、把握潛在機遇,都已經算是難得了。

何明翰的了不起就在於,他不僅擁有吃這口飯的天賦,並且能將其運用到極致,成就自己的演藝事業,甚至超水準完成很多製作團隊認為他做不到的事,這也是他片約不斷的重要因素。

回溯他的演藝經歷,在參演《十八歲的天空》之前,何明翰早已是小有名氣的廣告帥哥,參演處女作《十八歲的天空》後,他又在演藝圈嶄露頭角。很快,他就接演了《親情樹》,不過導演夏剛的一句話點醒了他,「這個男三號是因為我們劇組原來定的北京演員來不了了,如果你不來北京演的話,估計機會會很渺茫。」

在《親情樹》之後,何明翰毅然放棄了上海體制內的工作,踏上北漂的演藝生涯。「我永遠喜歡去拓展未知的領域,不要讓自己永遠在一個舒適區,而是不停突破自己到達一個新的高度。」何明翰認為演戲是一個職業,這個職業是可以當作一輩子的事業。

剛到北京,何明翰先沉寂了一年,在遇到惜才的導演之後,慢慢打開了局面。如今,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的何明翰依然不忘初心,每進入一個角色之前就提前體驗角色,他說,找到角色的內心世界,這是多年來表演的心得。在《橙紅年代》開拍之前何明翰就跟著刑警去監獄審犯人,落實在演戲上,吃飯、聊天,都在那個語境中,奮鬥在人民公安事業最前線的刑偵隊長韓進被他演活了。

與此同時,在業內人士們的眼中,何明翰是謙和努力的實力幹將,在《明天,會更好》一場泥石流的戲中,夏天在救援中不幸被泥土和山石埋在裡面。在拍攝的時候,何明翰堅持不用替身,他說替身只能用分鏡頭拍,缺乏真實感。在那場戲拍完之後,何明翰的鼻孔里、嘴裡、耳朵里全部都是砂石。

此外,細心的網友會發現,但凡與何明翰合作過的導演,很多成為了他的「回頭客」,在影視寒冬的大環境下,他依舊有著持續不斷的輸出。為此,他也分享其心得體會, 「每一個合作過的劇組和製片人,我都當做我的家人和親人,他們跟我合作,首先一點我沒那麼多事兒,我在現場超時一小時也行,超時兩小時也可以。你要說今天但凡有個特殊情況,超過三小時我也願意。」

不矯情、極度專注的工作態度,讓他在業內有著好的口碑。多年來,何明翰鮮少有作品以外的花邊新聞,最近幾年,何明翰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教育活動,介入到更廣泛的社會事業中,他創辦了藝術學校,參與投資多個影視項目,在影視、教育上面不遺餘力。

在過去的時光里,何明翰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答案,他的扛劇能力更是受到市場的檢驗和觀眾的認可。在今後,觀眾更是期待他下一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