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成猝死和心臟有關!心臟最怕你做七件事,可惜很多人還不知道

2023-11-21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超8成猝死和心臟有關!心臟最怕你做七件事,可惜很多人還不知道

心血管病變已成為威脅大眾身體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有研究數據指出,人們突然倒地、停止心跳、失去意識等常見的猝死症狀表現,有超出8成與心臟病變有著關聯。

大家有試過這樣的經歷嗎?本來身體感覺都好好的,突然心臟就「咯噔」一下。這突然的心臟不適感,是心臟病的先兆嗎?

01

心臟突然"咯噔"一下,

是否心臟病變的先兆?

心動是指人們心臟的跳動感知,通常屬於一種正常生理現象,類似於心臟跳動感受到的輕微震動。心臟病是指心臟結構或功能的異常,可能導致心臟不正常地跳動。

心臟突然"咯噔"一下的感覺可能是正常心動,也可能是某種異常心律或心臟病變的表現。如果這種感覺較為頻繁出現、持續時間較長,甚至伴有其它症狀(如胸痛、昏闕、呼吸困難等),建議及時到醫院開展心臟檢查,以明確原因及進行相應的治療。只有通過專科醫生的評估及相關檢查,才能針對原因合理治療處理。

02

最傷「心臟「的7個習慣,

你占了幾個?

1.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過量攝入高鹽、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會增加血壓、血脂和體重,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2.缺乏體育鍛鍊:長期缺乏適度的體育鍛鍊會導致心血管系統功能下降,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3.大量飲酒和吸煙:酒精和尼古丁對心臟的損害很大,長期過量飲酒和吸煙會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臟疾病。

4.長時間保持同種坐姿:長時間坐著不活動會導致肢體的血流循環變差,增加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風險,建議坐久了要適時活動四肢。

5.長期壓力過大: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和壓力狀態下,會導致心臟負荷加重,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6.超長時間洗澡:洗澡的時候人的全身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而超長時間待在密閉且氧氣不足的環境里,很容易引發大腦及心臟血管供血供氧不足。

7.早晨起床太急:早上剛起床的時候,人從半休眠狀態逐漸清醒,如果起床動作太急促,容易引發心跳及呼吸加速,血流加快,提升出現心臟事件的風險。

03

3個好習慣能讓心臟病風險下降

1、均衡飲食:保持均衡飲食是降低心臟病風險的重要習慣。飲食應包含五大類食物,即穀物、蔬菜、水果、蛋白質和健康脂肪。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

2、鍛鍊身體:定期進行適度的體育鍛鍊有助於降低心臟病風險。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同時,力量訓練能夠改善肌肉力量,有利於保持心血管健康。

3、管理壓力:長期承受壓力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培養一些應對壓力的技巧,如放鬆訓練、冥想、社交活動等,有助於減輕壓力對身心健康的不良影響。同時,確保充足的睡眠、合理的工作安排和調整心態也是管理壓力的重要因素。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b814147b2728d6eefadef8e4c9cdb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