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演講被群嘲的啟示:輿論表達,請從善入流

2019-10-17     推麼推文化傳媒

推麼推頭條原創寫手:久柯

近日,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當你大學畢業的時候,你的同學拿五千塊錢一個月,你只能拿到兩千五一個月的工資,這證明你的生命已經浪費了一半。

這句話被放到網上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無數網友口誅筆伐,批判他三觀不正。

然而群嘲的背後,有多少人知道俞敏洪後面緊接著說的話?

他說:

錢和社會地位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更加重要的是生命的內在豐富性。

如果看到這些,那些批評俞敏洪三觀的人,還會這樣做嗎?為什麼他們不把完整的內容讀完就輕易的作出判斷?

判斷本是思辨的結果,可嘆的是,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愛斷章取義、盲目跟風的鍵盤俠。

1 斷章取義,抹殺真相的劊子手

泰國有一條公益廣告:

女老闆去菜市場收攤位租金,在一個肉鋪前停下來,厲聲數落肉販,還把案板上的秤狠狠摔到地上。

這一過程被路人拍成短視頻傳到網上。僅僅三天,瀏覽量就高達百萬。

網友看後,紛紛留言抨擊包租婆,視頻瘋狂傳播之後,菜市場的生意果然一落千丈。廣大網友的齊心協力,終於讓這個凶神惡煞的女老闆受到了「懲罰」。

然而,真相呢?

肉販不講誠信,在秤上做手腳,女老闆多次勸誡無果,只好把秤摔了。

路人不知道前因後果,以為女老闆仗勢欺人,便隨手拍了視頻傳到網上,以為自己在伸張正義,結果卻是斷章取義,曲解事實。

更可怕的是,菜市場裡其他攤位的賣主,明明什麼沒做錯,卻成了這場鬧劇里的「犧牲品」。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更多時候,眼見的未必就是真相,聽到的未必就是事實!

人民日報曾就「斷章取義」發表過文章,裡面寫道:

有的人喜歡抓住別人的隻言片語進行批駁,讓當事人都覺得奇怪自己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不尊重基本的客觀事實,無視說話撰文設定的條件和語境,是對話語權的一種濫用。

斷章取義並不能伸張正義,以偏概全往往會害己害人。

2 網絡不是發泄情緒垃圾桶

前段時間,郎朗和妻子的機場照在微博上曝光。

照片里,妻子吉娜又背包又推行李箱,看起來很吃力,郎朗則站在一邊,什麼都沒有拿。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郎朗被一眾網友吐槽大男子主義,不會疼愛老婆。

#郎朗沒幫老婆拿行李#更是一度成為熱搜話題。

迫於輿論壓力,郎朗發微博道歉:「以後得多幫我老婆提些行李。」

但是,眾口難調,依舊有人不滿意,在底下評論:

「什麼叫幫啊?那裡面沒有你的行李嗎?」

碰上如此槓精,郎朗也是有口難言。

但是,仔細想一想,拿不拿行李箱,都是郎朗自己的事,和我們這些外人並無關係。

與其說網友管太寬,不如說是某些人,是在借從眾站隊,宣洩自己情緒。

現實世界有顧忌太多,所以總有太多人把網絡世界,當成「自由地」,沒有束縛、沒有條框、說話可以風過無痕,無人在意,也不必負責。

所以,當任何有可能成為宣洩自己情緒的看點出現時,這類人不僅絕不放過,還會添油加醋、變本加厲。

在他們看來,事實真相如何,已不再重要,情緒能夠得到宣洩,才是爽歪歪。

3 輿論大潮,可載舟亦可覆舟

阮玲玉是民國時期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但是,星光的背後卻是命途多舛。

苦難的生活讓阮玲玉對於感情格外倚重。然而,越是渴望感情,阮玲玉越是遇人不淑。

大明星一波三折的感情讓小報記者們看到了賣點。他們故意對阮玲玉的情感生活添油加醋,將一個受盡傷害的女人描繪成風流不羈的蕩婦。

一時間,阮玲玉成為眾矢之的,遭受萬眾唾罵。

阮玲玉無法承受如此惡意扭曲的事實,在輿論的重重裹挾下,最終選擇自殺,年僅25歲。

人言可畏,眾口爍金,輿論的力量不可小覷。

可怕的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褒獎和責罵,讚美和諷刺往往來自同一群人。

正如李健所說,人們愛造神,也愛毀神。

在我國體育史上,有些運動員原本可以功成身退,卻因為幾次比賽的失誤而成為輿論攻擊的焦點。

從李寧到劉翔,背負罵名退役的運動員不在少數。即便是剛剛帶領女排十一連勝的郎平,也經歷了從「叛徒」到「英雄」的荒唐歷程。

輿論能夠成就「民族英雄」,也會轉身打造一個又一個「賣國賊」、「叛徒」……

福柯在《規訓與懲罰》里說過:

民眾力量在被激發起來後,是一種巨大的權力,有著不可抵擋的令人恐懼的暴力。

輿論應該成為正義和公正的指南針,而不是毀人於無形的兇器。

4

輿論表達,請從善入流

心理學中,有一個 「羊群效應」的理論: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但是,一旦領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跟著一哄而上。

這和人類存在從眾的現象有點類似。仔細觀察一些爭議較大的話題,就能發現評論區強勢與弱勢的站隊情況十分明顯:KOL帶一波節奏,網友們紛紛跟風而上,就跟「羊群效應」一樣。

網絡世界包羅萬象,既虛擬又真實。現實中不一定有機會說的話,可以藉助網絡的渠道來表達。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慾望。網上發言,也是在表達自己。

人與動物的差別,在於人的智慧更為高級。人能夠獨立思考,根據周邊環境審時度勢,做出理性的言行舉止,而不是像羊一樣,只會跟著頭羊跑。

批判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里寫道: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鍵盤俠,當你不了解事件的完整內容,不要跟著節奏妄下評論。

只有保持清醒,獨立思考,自製自律,才能表達最真實的自己。

END

推麼推原創寫手久柯

編輯|琪 鵝

統稿|薛笨笨

審稿|阿圖如是說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方擁有,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atu580216@qq.com

商務合作聯繫微信: miaomiao1932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a9x3m0BMH2_cNUgukg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