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大錘子授權有閒者說歷史原創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取、洗稿。
提起鐵道游擊隊相信很多讀者都在影視劇中有所了解,他們主要活躍的地方便是山東的魯南一帶,因此也被很多人稱為「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他們通常來說都是小股作戰,其規模最鼎盛的時期也只有300多人左右。而在影視劇中,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通常都是個個武藝不凡,身懷絕技。扒鐵軌、劫運輸車、飛車奪藥以及掩護首長撤退等等。雖說影視劇其中有些誇張成分的存在,但是歷史真實存在的事跡也值得讓人豎起一個大拇哥了。
《鐵道游擊隊》劇照
當時的魯南軍區其司令員是張光中,在一次接到上級命令需要大量的藥品之後,他更是一分鐘沒耽擱,立即著手進行情報調查,在知道一輛列車即將從青島開往臨城之後。他喜出望外,笑著對同志們說:「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我們需要什麼鬼子就送什麼啊」,之後立即下達作戰命令,當晚數十個游擊隊員找准機會飛身上車後找到存放醫藥的地方。一部分負責利用火車不適合展開部隊的優勢阻擊支援的日軍,其他人則是趕緊往外搬運得以順利送往根據地,挽救了大量將士的生命。
張光中
而其他的傳奇故事更是數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描述了,在1945年之後這支特殊的部隊在日軍投降後,也完成了他所存在的特殊使命,被併入了華東野戰軍的戰鬥序列之中。在三大戰役中他們由「游擊隊」轉為了野戰軍,但是他們的表現卻並沒有因此有所遜色,反而曾多次立功受到過上級的嘉獎。而李洪傑也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他是1943年開始從軍入伍,從此與這支鐵道游擊隊有了難捨難分的感情。
據老人回憶,1931年出生的他,在當時還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個子,找到部隊卻嫌他太小,最終在軟磨硬泡之下才得到讓他送信這一任務,而開始的時候他以為只是部隊糊弄他隨口一說。沒想到後面還真讓他送了幾次信,機靈的頭腦讓他好幾次躲過了敵人的搜查順利完成了任務,也要上級對他是讚譽有加。不久後,他被安排去跟部隊的人學習戰地醫療救助,也就是衛生院,不僅學到了很多醫護知識的他,曾經還給《鐵道游擊隊》這本小說王強的原型換過藥。
而在1993年的時候,李洪傑所在的部隊就被併入了鹽城分區的海防營,而他作為曾經最小的游擊隊員,依然繼承著鐵道游擊隊的精神傳統,決定用自己的一生保衛住祖國的海岸線。在2015年的時候,老人參加了當時抗戰70周年的閱兵儀式,看到祖國的強盛,老人留下了眼淚。現在的他精神頭還算不錯,但是老兵尚在我們更應該關注,畢竟他們曾經用生命守衛過祖國的邊防線,希望老人能夠晚年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