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該如何準備:這十個細節,家長越早知道越好

2019-04-27     敖爸聊教育

01、小升初家長所面臨的困惑

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是他在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階段性跨度。

和小學相比,小學升初中具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知識容量、難度、方法以及對自主學習的要求等都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

小升初過渡順利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升入初中後的發展狀態。

但由於初中和小學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系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差異,初中的學習內容之多也遠超小學。再加上孩子開始逐漸邁入青春期,無論是在生理和還是在心理上也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比如對初中新環境的不適應、對日益繁多的功課的恐懼害怕等等。

不少家長都可能遇到過以下這些煩惱:

  • 孩子升入初中之後,面對遠比小學多的課程內容,完全是一副懵逼的樣子。
  • 「現在的孩子怎麼啦?完全不想學習,到時候上了初中可怎麼辦啊?」
  • 「我的孩子現在都無心學習了,作業不認真做,書也不好好念,我都愁死了……」

一些即將跨入初中或者已經跨入初中的孩子,由於種種的不適應,在過渡期間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

  • 1、對未來沒有目標;
  • 2、自主學習能力欠缺;
  • 3、做事拖延,自律性差;
  • 4、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
  • 5、叛逆期心理波動大;
  • 6、迷戀於手機等電子產品。
  • ……

在小升初階段,家長該如何與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儘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就成為家長所亟待解決的問題。

02、小升初階段出現的「六個不適應」和「四個變化」

​初中與小學相比,不論是管理模式、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年級設置等,還是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等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了解此階段中孩子會出現和遇到哪些變化,將有利於問題得到解決。

那麼,孩子在這個階段到底會出現和遇到哪些明顯變化呢?

六個不適應:

  • 第一,對初中新環境變化的不適應;
  • 第二,對初中學習內容變化的不適應;
  • 第三,對學習思維方式變化的不適應;
  • 第四,對學科科目增加變化的不適應;
  • 第五,對學科難度增加變化的不適應;
  • 第六,對學習時間大幅增加變化的不適應;

四個變化:

  • 第一,初中授課方式發生變化:容量大、節奏快,學習更強調自主性;
  • 第二,孩子身體產生變化:開始逐步進入青春期;
  • 第三,孩子心理出現變化:青春叛逆期開始出現;
  • 第四,關注焦點發生變化:默默開啟追星模式。

03、面對孩子的不適應和變化,家長要這樣做好教育引導的準備

面對孩子的種種不適應和變化,作為家長,首要工作是要對孩子做好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工作,才能幫助孩子遊刃有餘地做好應對。

1、幫助孩子做好心態調整的準備

家長可提前和孩子打好預防針,實事求是告訴孩子初中學習壓力比小學更大的事實,讓孩子事先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上學前,還可以先熟悉一下新學校(初中),了解一些新學校的概況,對中學生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當然,還可以在暑假邀請已經上過或正在上中學的堂哥堂姐或表哥表姐等,為孩子介紹一下中學的情況。

這些做法都有助於孩子在心態上做好調整,在心理上也有利於「磨合」。

2、推動孩子自主安排學習

初中和小學在學習上有很大的不同,初中學科科目更多,不像小學階段依賴於老師,在初中階段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想學習好主要靠孩子自身的自覺性。

自主學習主要體現在各種學習習慣上,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決定了孩子在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遠。因此,家長要有意識地提前培養好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對即將升入初中的孩子來說,以下這些好的學習習慣要早早養成:

一是要學會預習

有過充分的預習,帶著問題聽課,能大大提高聽課的效率;

二是要學會聽課

全身心投入聽課,將有效提高聽課的質量;

三是學會記筆記

古人講「溫故而知新」,一個完整筆記能夠把課堂上的知識點串在一起,幫助「溫故知新」。

四是學會反思

五是學會做作業

核心在於保質保量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好作業。

六是學會訂正作業

每次碰到做錯的題目,準備一個錯題本,再次獨立完成,看看能否做到舉一反三。

七是學會複習

主要在於歸納各種知識點,可以教孩子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幫助複習。

八是學會整理

對平時的各種作業本、試卷、小測等進行分類整理,有利於期末的總複習等。可以按照不同學科準備幾個文件夾或資料袋等進行整理,既方便拿取又能保存。

3、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在《論語》中孔子說過一句關於觀察人的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這道理同樣適用於家長在日常對孩子情緒的觀察中。

孩子在小升初中及接下來的中學生活中,都很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問題。

大家可能還記得,不久前在上海發生的一初中生因情緒失控而從大橋上一躍而下結束生命的悲劇吧?

這裡面的悲劇成因有很多,但和母親不善於觀察孩子情緒的變化有關,也和母親、孩子沒有做好情緒的管理有關。

孩子從小學生開始轉變為中學生,作為家長也要在教育引導方式上進行一個轉變。

家長不僅要善於覺察到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做到與孩子共情,還要幫助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某種程度上,家長其實也和孩子一樣,要學會情緒管理,有效化解小升初階段所遇到的情緒方面的問題。

4、教會孩子管理好時間

由於初中階段功課較多,如果孩子能夠做到有效管理時間,將在學習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在這方面,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時間具體化,明確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今天的事情不拖到明天再做;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計劃,把需要完成的任務藉助清單羅列出來等。

孩子如果不能成為時間的主人,那也就難以駕馭自己的未來人生!

5、指導孩子做好學習規劃

小學和初中在學習內容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從學科數量來說,小學主要課程大致有語數英等課程;而中學不同,除了語數英之外,還會增加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中學學科數量比小學階段多了好幾門。

另外,中學階段所學的學科知識和小學完全不同,不再是單純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是比較注重知識的系統性、靈活性等,需要學生在課後花費時間去消化和鞏固。

6、幫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輔助學習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讓孩子掌握一些學習工具,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思維導圖就特別適合孩子在閱讀、預習新課、複習備考、記筆記、訂計劃等。

當然,還有其它的一些學習工具,比如大詞典、辭海等,這些在中學階段都是重要的輔助學習工具。

7、鼓勵孩子大量閱讀課外優秀讀物

閱讀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多說了,稍懂教育的人都知道。

正常情況下,孩子到了小升初階段,一般在閱讀興趣方面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作為家長,要繼續引導孩子大量閱讀課外優秀讀物。

當然,在小升初階段,孩子閱讀的深度和品位等都和小學階段有不同,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讀一些經典好書。最好的辦法是家長陪伴孩子共讀好書,鞏固孩子的閱讀興趣。

8、引導孩子每日三省吾身,強化孩子的學習責任心

家長要引導孩子每日三省吾身,強化孩子的學習責任心——

比如:

  • 我今天上課認真聽了嗎?
  • 我的學習進度跟得上老師嗎?
  • 我的作業認真完成了嗎?完成速度是否正常?
  • 我今天的學習目標是否實現了?
  • 遇到不懂的問題,我是否經過認真思考再去請教老師?
  • ……

如果家長能夠這樣引導孩子每天對自己進行全方位「復盤」的話,孩子將很容易獲取收穫。

9、加強體育鍛鍊

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將很難應對中學階段繁重的功課。

而且,現在中學都比較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

因此,家長在日常中,尤其是在小升初的轉折階段,更不能忽視了對孩子的體育鍛鍊。

10、按照初中正常模式,在暑假提早做好學習、作息等方面習慣的養成

小升初之後就是暑假,時間比較長,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開始學習、作息等方面習慣的養成。有利於在暑假之後。儘快縮短孩子在中學階段的磨合期。

提前在暑假中安排孩子做好學習、作息等方面的準備,對孩子升入初中之後的學習有很多幫助

11、幫助孩子做好擇校準備

大家都知道一所好學校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為了上一所好學校,多少家長擠破了頭。

在小升初階段,肯定也面臨擇校這個問題。

對小升初而言,現在就讀中學一般都是按照戶籍對應的派位學校。當然各省市在政策上可能略有差異。

具體情況可以到你在市區縣的教育局網站查一查。

對家長而言,如果先不談派位學校這件事,有沒有擇校標準呢?

答案是當然有:

  • 一是學校教育理念和你的理念儘量要吻合,可以減少後期的很多麻煩;
  • 二是要選擇一所適合你孩子發展的學校;
  • 三是選一所離家比較近的學校。
  • ……

小升初是孩子漫長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個轉折點,希望每個父母都能給孩子正確、科學的教育引導,助力孩子平穩過渡到新的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PnOKWwBmyVoG_1Z-E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