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100種樣子

2019-07-29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最近武漢的存在感越來越強了:


第七屆軍運會即將在武漢舉辦;





最新的中國城市地鐵排名,

武漢緊跟北上廣深排名第5;


2018年武漢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到了第8,

最新出爐的上年年武漢GDP同比增長了8.1%;





即將又有一批新鮮的大學生湧入這座城市。

最近常常被問到:武漢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這對生活在武漢的人來說,是一個最簡單也最複雜的問題。對我而言,這種抽象的問題簡直讓人抓狂:說得少了怕你了解不到一個完整的武漢;說得多了有故作高深的嫌疑。


總之,生怕回答得不好怠慢了這座城市。


若你在武漢生活過,三五天你會被這裡的交通打敗;三四個月會被這裡的天氣打敗;一年時間會離不開這裡的過早;三五年會陶醉於大嗓門的武漢話和來自長江的風;十年以上,你再也離不開……





武漢到底是什麼樣子?

一個正經的回答


武漢是中國中部的中心城市,

地處華夏之「中」,坐擁「天元」之位

承東啟西,接南轉北,九省通衢

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它是真正的「國之中」

「中國最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全都在他周圍。」

——易中天





有1100多萬人民生活在這裡






武漢曾經「駕乎津門,直追滬上」

被視為「東方芝加哥」





一座城的興衰起伏,萬千跌宕

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沉寂

無論過去,唯有不斷前行

武漢城市復興的定義是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一個遠大又切實的目標

這些年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

復興大武漢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








如今的武漢是一座

各項數據指標都過硬的城市


中國新一線城市

有「中國車都」、「中國光谷」

「華中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

不斷攀升的經濟地位

一年2條的地鐵開通

……






而對於我們來說

這裡是我們日夜生活的地方

他有百種模樣

最獨特的樣子你一定得知道——


武漢是一座

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武漢,有一個別稱,為「江城」

長江全長6397公里

幹流流經八省二市一區

唯有武漢被稱為「江城」






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

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因此武漢自古就有了江城這個名字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們都不會想到

武漢與水的淵源有多深

水域面積約占了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漢江上的漁民


放眼全武漢

江河縱橫、湖港交織

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

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

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

形成湖沼水網




東湖凌波門




風光村




湖北省水上運動中心




楚河漢街




沙湖




東湖綠道




湯遜湖(亞洲最大的城中湖)全景


有水則有橋

武漢因三鎮隔江鼎立,江湖阻隔

因此橋樑眾多





橫臥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間長江江面上的武漢長江大橋

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

是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橋樑





武漢還擁有「萬里長江第一隧」——武漢長江隧道

「萬里長江地鐵第一隧」——武漢地鐵2號線過江隧道

「萬里長江公鐵第一隧」——武漢長江公鐵隧道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紀念碑




長江二橋




鸚鵡洲長江大橋




二七長江大橋


關於武漢的中心,有這樣一段話:


「武漢確實有真正的中心的,武漢的中心就在:

長江上。

這應該是武漢最大的特點。


長江沿岸的所有城市,沒有哪個城市像武漢這樣江北江南齊頭並進,在重慶、在南京、在九江、在上海,長江都是作為地理屏障一樣的存在。


唯有在武漢,長江融入了武漢這個城市,成為了其中的一部分。」




的確,長江之於武漢

是無可取代的一部分

江與湖

成就了武漢的江湖


武漢是一座

頗具歷史文化氣息的城市

一座城市的內涵,必然是要經過歷史的沉澱才能獲得

武漢129處歷史建築

(包括1處木製電線桿和1處1953年的窨井蓋)

都是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痕跡




這座城市裡有3500年歷史的盤龍城遺址





你一定也聽過「漢陽造」和張之洞的名字

漢陽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發祥地之一



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

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武漢還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發源地

這裡有晴川歷歷漢陽樹的晴川閣

也有俞伯牙偶遇鍾子期的知音台





武昌寶通寺和蓮溪寺

漢陽歸元禪寺

漢口古德寺

並稱為武漢近代佛教「四大叢林」




寶通寺




古德寺


武漢高校眾多

全國最美大學之一武漢大學

就坐落於此






那些你見慣了的一樓一景

都是這座城市無言的寶藏




落成於1924年的江漢關大樓




百年中山大道




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黃鶴樓



東湖放鷹台




洞庭街上的一家小店




森林裡的一家書店


無市井,不武漢


武漢從來不否認,這是一個市井氣息濃厚的城市

百度旅遊上這樣介紹武漢:

「一樣的大城市,卻不可思議的走著親民路線。」

他看似粗糙卻又飽含柔情,他有著一切城市的通病

也有著獨屬於這座城市的魅力

如果你在這裡生活久了

自然會被他的江湖氣和講口味給打動




保成路夜市


而如果想最快融入武漢的節奏

要從過早開始:


據統計每天至少有500萬的武漢人會在早上走上街頭上萬個早點攤

從7點甚至更早

一場跨越武漢江湖的全民過早盛宴在每個街頭巷尾上演







武漢人的過早是一種文化,

是最能體現武漢人性格的一項全民運動:


它接地氣——


武漢過早是一種接地氣的美食,環境樸實無華,價格親民。


它不差別對待——


在武漢過早是一件不分貧富階層的事情,開豪車與騎小電動的人,車都停在同一家過早小店門口,車主排隊爭搶同一碗4塊錢的熱乾麵,在武漢是隨處可見的常態。


它不拘一格——


在武漢過早,坐下來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穿梭於大街小巷、邊走邊吃,不濺出、不髒衣、這種畫面就是武漢的過早經典名片。






它是這座碼頭城市孕育出的文化——


滾滾江水,波濤湖泊,流繞出了武漢這座碼頭城市。

又因數百年前碼頭邊的工人因為能量消耗大,對早飯高熱量、高飽腹感、低廉價格、快捷方便的需求而誕生了碼頭過早文化。這種城市文化流傳到今時今日,起床過個早,仍然是武漢人每天步入江湖前最有效果的元氣鬧鐘。




一家熱乾麵老闆在武漢街頭用熱乾麵配蛋酒賞雪


武漢過早江湖的食客魚龍混雜

過早攤主里更是臥虎藏龍

它每一個清晨都讓你覺得

這座城市如此有趣,如此充滿活力





市井之外

武漢也有摩登的一面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的武漢夜景有多迷人

等到天青色漸漸沉淪下去,墨色天際霓虹交織

建築和街道的輪廓在夜色中閃爍,一整個偌大的武漢

變成了另一個模樣

白日裡忙碌的人群,也在此時溫柔下來





長江上架起的十一座橋樑

點亮了長江

武漢三鎮融為一體

撐起回家的車流,成為霓虹的骨架

承載武漢的繁華夜晚









光谷廣場點亮夜色

留漢大學生既驚喜又慨嘆

見證了光谷這些年的發展

終於在這個夏天

看見了它完工的模樣





傳統與現代相交融

錯落的燈光發現武漢最美的夜色





東西湖的軍運會主場館點亮霓虹

是全世界期待的模樣






在武漢生活得久了,會覺得一切都習以為常

習慣他夏日的悶熱

習慣他江風的溫柔

又會因為他的每一次變化而感到驚奇

有人曾這樣說:

「武漢的圖有一個基本原則,

一年以上的圖基本上就不能看了,因為你再去的時候,鬼知道旁邊多了多少東西……」



所以,我們要記錄

武漢當下的每一個模樣

其實每一個武漢人心中

都有一個獨特的武漢





你心中的武漢是什麼模樣?

攝影 / iXzKi、徐任傑 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OAyQWwB8g2yegND12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