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彭水:家家戶戶種花椒 紅紅火火奔富路

2020-04-23     視界網

4月9日,風和日麗的一天。

來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郁山鎮玉山村1組花椒基地,村民們正忙著除草,嫩綠的花椒葉隨著春風搖曳,煞是喜人。「這片花椒基地現在成了村裡人脫貧致富的希望,大家都指望著靠花椒過上更好的日子呢!」玉山村綜合專干蔡小均笑著道。

村民在管護花椒。(攝影:李亞軍)

玉山村位於郁山鎮東北部,全村448戶1675人,耕地面積達4979畝,但是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務工,留在家裡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勞動力的缺乏,讓玉山村曾經種滿莊稼的土地逐漸荒涼。

「沒有產業的支撐,政策的扶持,外出務工的人很少有想著回到家鄉發展的。」蔡小均介紹,在入戶走訪時,村支兩委發現,村民對於發展產業的願望十分強烈。要想村民過得好,產業發展離不了。但是產業的選擇是關鍵,既要對勞動力需求小的,也要適合村裡發展的。這讓村支兩委一時犯了難。

2018年,退耕還林給了玉山村發展產業的契機,村支兩委經過商議,結合村內的海拔、氣候、土壤等因素,決定在全村範圍內發展花椒產業。「通過召開院壩會、群眾會,我們徵得了村民的同意,同時我們將村裡的土壤送到重慶工商大學做了土質化驗,結果顯示適合花椒種植。」蔡小均說。說干就干。村支兩委決定和村裡的德友專業合作社合作,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花椒。

「這個活幹起來不累,比以前自家種玉米、洋芋輕鬆多了。」龐家樹是玉山村1組的貧困戶,今年63歲的她患有風濕,身體一直不好,太重的活兒也幹不了。現在,她成了常年在花椒基地務工的工人,做些除草、施肥的活兒,不累人,一年算下來也能掙不少錢。

「之前我在家養豬,再種點莊稼,一年最多掙到幾千塊錢,現在在基地做工,一天能掙80元。」龐家樹高興地說,管護時節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比起種莊稼划算多了。

同時,龐家樹還將自家的5畝地入股種植花椒,等到花椒投產後,還有分紅收入。「花椒地里還能種莊稼,只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就不影響花椒生長,到時候,我又有務工收入,還有分紅收入,一份地有三份收入,這麼好的事情去哪裡找。」說起花椒種植,龐家樹言語間露出滿滿的幸福感。

據介紹,玉山村以「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花椒2000畝,村民以土地入股,花椒三年投產後,農戶、合作社、村集體按照6:3:1的比例分紅,利潤更多向農戶傾斜,確保村民實現增收。

如今,村裡2000畝的花椒基地帶動全村貧困戶61戶238人實現增收,花椒種植正成為玉山村民奔「錢」途的好路子。

(作者: 李亞軍 冉若蘭)

(作者單位:彭水日報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I2zrHEBfGB4SiUwU5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