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然而現在出現的問題就是,有不少農民已經放棄了耕地的生活,選擇進入到城市,這就會給我國的農業帶來一定的衝擊。而溫鐵軍教授在一次公開場合中表示:你先堵了農民的路,還有臉怪人家收入低。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越來越多的農民前往城市
溫鐵軍教授發言:不支持農民返鄉種地。因為他認為,目前農村的生存體系已經發生了改變。對於現在的農村老百姓而言,他們覺得必須要百業興旺才能賺到錢,如果只做農業這一行,肯定會走到死路。
之前在農村地區,絕大多數的老百姓都只干耕種這一種工作,偶爾也會養殖一些雞鴨,但主業永遠都是圍繞著土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地區原本的經濟發展結構發生了改變,傳統的耕種經濟漸漸被民眾拋棄了。
為了能夠推動我國快速發展,我們採取的就是先富帶後富的模式,城市是發展的中心。這也就導致城市的發展速度要明顯快於農村地區,城市的發展機遇也要更多一些。
考慮到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發展差距實在是太大,所以又採取了全新的政策,鄉鎮企業橫空出世。鄉鎮企業的發展態勢越來越穩定,而且更重要的是,還有多達1億2000萬的農民進入到了鄉鎮企業工作。
農村地區的老百姓並不需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只需要在當地就能上班,極大地滿足了當地老百姓的需求。後續的發展過程當中,農民的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就連收入增長率都要比城市更高了,正是在這段期間,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有了明顯的縮小。
後期有關部門又採取了全新的舉措,鄉鎮企業都不用再交稅了,這再一次激發了鄉鎮企業的發展積極性,他們也有更多的能力去與城市企業競爭生產資源了。可以說在當時那段期間,鄉鎮企業迎來了發展的高速階段。
不過在鄉鎮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他們不再交稅了,所以有關部門每年獲取到的財政收益明顯減少,而且城市企業的發展狀況也大不如前。為了能夠改善局面,有關部門又推出了土地國有化以及銀行抵押貸款等一系列的方案。
他們採取這些方案,就是為了限制村鎮企業的發展,以達到逼迫企業破產的目的。果然經過有關部門的一番調整,我國有多達2700萬家鄉鎮企業,最終都走向了倒閉的結局。
由於老百姓無法再進入企業工作,所以他們又只能幹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可是在當時那段期間,糧食的價格並不是很高,每年能夠獲取到的經濟收入少得可憐,廣大老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是停滯不前。被逼無奈之下,民眾只能選擇前往城市工作,放棄種地的生活。
二、農民踏上返鄉之旅
由於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前往城市工作,使得城市地區人口數量急速飆升,而反觀農村卻出現了「空心化」的現象。面對社會上出現的此類情況,就有不少所謂的業內人士大加批判農民,認為他們背信棄義,遠離家鄉,不願意振興鄉村。
但事實上,農民選擇離開家鄉也是無奈之舉,如果農村的發展狀況積極向好,誰又捨得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家鄉呢?相較這些道貌岸然的業內人士,溫鐵軍教授的發言倒是中肯了許多。
溫鐵軍教授表示:你封了人家的路,還怪人家收入低。他的這番言論也算是挑明了農民不願意耕種的本質。很多業內人士自詡才華橫溢,了解了許多書本上的知識,但是卻沒有接觸現實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所以發表的很多見解都是偏頗的,根本沒有參考價值。
現在有關部門也已經關注到了農村地區老百姓面對的問題,所以也出台了糧食補貼等一系列的幫扶政策,調動老百姓回村的積極性。目前農村地區的發展狀況與之前相比已經強了很多,無論是村容村貌還是經濟發展狀況都有了質的提升。
結語
有不少農村地區老百姓已經放棄了自己在城市裡的工作,踏上了回鄉之旅,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對有關部門工作的一種認可。事實上,在城市地區工作的民眾,他們的壓力也是很大的,畢竟自己是「異鄉客」,無論在城市裡多麼努力,都很難切實地留在城市當中,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