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翁被拐25年的兒子,究竟是咋找到的?

2023-12-07     差評

原標題:億萬富翁被拐25年的兒子,究竟是咋找到的?

「 河北億萬富翁歷時 25 年找回親生兒子 」 、 「 解克鋒找回被拐 25 年的兒子 」...

相信大伙兒前幾天,都已經被類似的新聞給刷屏了吧。

25 年前,解克鋒只有三個月大的二兒子解清帥不幸被人販子拐走,如今家人團聚,說實話,父子倆相認的那一刻真給世超給看哭。

不過在一片和諧的氛圍里,我也發現除了祝賀的聲音以外,還頻繁地 cue 到了國內一家叫做格靈深瞳的上市公司。

根據多方的說法,這次解克鋒能找回兒子,多虧了他們家的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算法

因為解清帥被拐的時候只有三個月大,拿著當時的照片再去找,孩子早就變樣了。

但親人之間在長相上多少還是會有一些遺傳,所以這個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算法,就收集了解克鋒大兒子以及夫妻倆現在和年輕時的照片,還有解清帥的百日照進行人像比對。

接著,在公安的身份證系統里篩出跟他們一家長得比較相似的 5 個人。

不過,這種技術也不是百分百命中,所以最後還需要通知這些人,挨個做 DNA 親子鑑定。

幸運的是,解清帥剛好就在這 5 個人里

這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解清帥在公安系統里,已經更新了長大之後的身份證信息,而且他跟父母長得真的非常像,在算法的賦分權重里,解清帥的長相排在了第一位。

這不禁讓世超想起來,柯南里的全年齡識別系統,那個系統可以用一張小時候的照片找到成年後的那個人。

現在不就純純影視照進現實了。

而且,根據格靈深瞳某位後端工程師的發言,現在這個人臉比對系統,正在江西公安廳試點,除了解清帥以外,他們還找到了好幾個孩子

不敢想像,如果這個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算法以後真的在全國推廣,會有多少家庭能夠像解克鋒一家一樣重新團聚。

我們編輯部在第一時間,也想找格靈深瞳的人採訪一波,但很可惜被拒絕了。

反正知道這事兒後,不少網友表示 「 這個公司配享太廟! 」 ,格靈深瞳的股價也一下子漲了超過 10% 。

不過回到尋找被拐兒童這件事本身,大家關注的,其實並不是格靈深瞳這家公司到底有多牛,而是技術所帶來的希望。

事實上,近幾年國內的兒童拐賣犯罪率,已經下降了不少。

用個數據來說吧, 2012 年的拐賣兒童犯罪案件有 5907 起,但這個數字到了 2020 年就只有 666 起了。

警方的打拐工作成效咱們自然是看在眼裡,但很大的一個問題在於,早年間那些被拐賣的兒童怎麼辦?

數據顯示, 1901-2018 年間國內拐賣兒童犯罪的有效數據有 25572 條,而成功案例只有 1356 條, 1990-2000 年間,屬於拐賣兒童犯罪的穩定高發期。

這期間被拐賣的兒童,大機率沒有非常清晰的照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發難找,像解克鋒,也是找了 25 年才找到兒子。

所以,這次找回解清帥的 AI 技術,給了大家一個希望

而世超在了解之後發現,不僅僅是這次的格靈深瞳,這麼些年在尋親的道路上, AI 其實一直都在幫忙。

2008 年 -2010 年間,四川的 「426 大案 」 中 10 個孩子被拐賣,這其中就有桂宏正夫婦年僅 3 歲的兒子 「 小耗子 」 。

報警之後,不管是通過人力排查還是打拐 DNA 資料庫比對, 10 年都沒有孩子的任何消息。

轉機出現在 2017 年。

當時騰訊出了個 「 天眼尋人 」 功能,尋親父母只需要上傳孩子的照片,就能在失蹤人口的資料庫里檢索有沒有自家的孩子。

截至 2018 年 10 月,這個功能累計找回了 600 多人。

於是,四川警方找上了他們,想要一起合作把那 10 個孩子給找回來。

巧的是,當時他們用的也是跨年齡人臉識別技術。

就是先對 0 歲 -18 歲的人臉成長變化進行模擬建模,再通過機器學習計算出孩子可能長成了什麼樣。

根據當時的報道,僅僅是第一次比對,就找到了 10 個孩子裡的 4 個, 「 小耗子 」 正好就是其中之一。

2019 年 4 月, 41 歲的桂宏正終於找回了自己的兒子。

除此之外,像是百度,也推出過 AI 尋人,它打通了全國救助站的走失人員數據系統,父母上傳孩子的照片後可以在資料庫里檢索所有照片,而且也支持跨年齡比對。

再比如,華中科技大學的 「AI 寶貝 」 項目,則用圖片修復技術,來幫助尋親父母解決早年間老照片破損、不夠清晰的問題,現在已經找到了 9 個失蹤的兒童。

可以看到,這些個 AI 技術不僅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咱們不知道的地方也大有用處。

除了幫助被拐賣兒童回家, AI 也在試圖幫助那些漂泊異鄉的華人找到自己的根

早在 2011 年,國家圖書館就跟澳門基金會合作推出了 「 中華尋根網 」 ,給想要找到根的全球華人提供古代方誌和家譜數據。

但很多古籍資料艱澀難懂,尋根的路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不過前段時間世超發現,國家圖書館和某大廠合作,用大模型給中華尋根網加了個 Buff 。

也就是,把這些資料丟給你大模型讓它來學習,咱們只需要問問題,就能獲得一些線索。

據悉,這個插件現在已經接入了福州、廈門、泉州還有漳州等地的數據。

有個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就是借著 AI ,完成了過世祖父想要回家的遺願。

其實,無論是尋找被拐賣兒童,還是幫海外華人尋根, AI 所做的,都是讓這些人找到回家的路。

直到今天,還有很多尋親父母每天在網上發布孩子的信息,他們寄希望於網際網路,數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地在茫茫人海里尋找著自己的孩子。

孫海洋、解克鋒,或許已經是他們當中比較幸運的。

像大伙兒可能比較熟悉的電影《 親愛的 》,裡面的的原型之一小米奇,現在都還沒有找到。

還有上面提到的桂宏正,在找到孩子之後,因為孩子不願意,他又只能親手把孩子送回養父家裡。

沒有什麼能撫平這些家庭的傷痛,時間不行, AI 也不行。

但至少,對於數以萬計的尋親父母來說,技術的進步又為孩子回家多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有希望在,這就足夠了。

撰文:西西 編輯:江江&面線 封面: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騰訊優圖實驗室、中華尋根網

抖音: @ 晏冉、 @ 尋兒杜後琪

微博: @ 華中科技大學、 @ 格靈深瞳

澎湃新聞,世界兒童日: 「 困境三角 」 視域下的兒童拐賣難題

新華每日電訊, AI 尋親 ! 一次找回 4 名走失 10 年的孩子

百度, AI 讓幾代人斷了的線重連文心一言攜手國家圖書館幫助全球華人尋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be6941a5832e59a3b7997ac90bf8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