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

2024-07-06     鄭州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從五方面對進一步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作出系統部署,強調「要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經常性監督、全方位管理,推動全黨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升全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踏上新征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使黨員幹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營造積極健康、幹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

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必須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治病強身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性、黨風、黨紀是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表現,黨紀是保障。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體現了管黨治黨的系統思維,是對正風肅紀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接續開展黨內經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錘鍊堅強黨性;制定出台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持之以恆糾「四風」、樹新風;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不斷織密紀律之網……回顧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曆程,一系列務實舉措堅持糾樹並舉、破立並進,促進黨員幹部在正風肅紀中增強黨性,以過硬黨性提高正風肅紀的自覺性、堅定性。

建章立制,久久為功。

要改進黨員管理機制,完善從嚴管理監督幹部機制,健全正風肅紀常態化機制,完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推動各項體制機制貫通協調、形成合力,才能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融入日常、化為習慣,持續放大標本兼治的綜合效能。

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必須堅持黨的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

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權力的監督。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九個以」的實踐要求,其中之一就是「以自我監督和人民監督相結合為強大動力」。

如果說黨內監督是強身健體的「內在免疫」,那麼人民監督就是祛病除疴的「外在良方」,兩者既各有側重,又彼此聯繫、相互統一。

只有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良性互動,促進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類監督有機貫通、形成合力,不斷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才能使自律與他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不斷提升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必須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切實讓特權現象和腐敗問題無所遁形。

強有力的政治監督,是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的重要保障。

從糧食安全到生態環境保護,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聚焦「國之大者」,政治監督始終有力有效,確保黨中央戰略決策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踏上新征程,必須持之以恆加強政治監督,推動全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必須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更大功夫,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監督,只有抓住重點,才能精準發力。

要緊盯「重點人」,抓好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監督;要緊盯「重點事」,抓好「三重一大」事項監督;要緊盯「重點領域」,抓好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等重點領域的監督,推動實現監督一點、治理一片、規範一域的綜合效應。

常青之道,貴在自勝。

健全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管體系,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管理監督,既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幹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幹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幹部,又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必將鍛造更為堅強的領導力量,凝聚更為廣泛的奮鬥力量。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887142e5be79e19a5641644ac3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