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漸深,大雁也將要飛往南方。千百年來,大雁傳遞了多少故事,承載了多少文化。那一聲聲雁聲,注滿了濃濃鄉愁。是唐代詩人杜甫筆下:「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鄉情,也是明代詩人王謳在《秋夜聞雁》中:「最苦思鄉淚,今宵為汝多」的思鄉淚。
一聲雁聲 一縷鄉愁,十首聞雁的詩詞,聽了雁聲,動了鄉愁!
聞雁
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聞雁
唐-杜牧
帶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驚起向何處,高飛極海涯。
入雲聲漸遠,離岳路由賒。
歸夢當時斷,參差欲到家。
九江聞雁
宋-陳均
煙波渺渺夢悠悠,家在江南海盡頭。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聲新雁九江秋。
聞雁有懷
宋-趙希逢
數聲雁送故鄉愁,喚起滄江萬頃秋。
料想日寒風色慘,可堪寂寞冷沙洲。
聞雁
明-姚廣孝
鳴雁為離群,余哀度水雲。
那知故鄉夜,亦似客中聞。
秋夜聞雁
明-王謳
擬向江南去,能忘塞北居。
清霜千樹殺,白髮一行疏。
著眼江湖窄,傷心歲月虛。
亂愁消短燭,深憶故園書。
聞雁
明-鄭夢周
行旅忽聞雁,仰看天宇清。
數聲和月落,一點入雲橫。
錦字回燕塞,新愁滿洛城。
疏燈孤館夜,何限故園情。
聞雁
宋-嚴羽
遠客驚秋雁,高樓復異鄉。
聲兼邊哨苦,影落楚雲長。
此夜頭堪白,他山葉又黃。
年年洞庭浪,飄泊更無行。
客中聞雁
清-黃景仁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華。
獨上高樓慘無語,忽聞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帶月如聽絕漠笳。
我亦稻粱愁歲暮,年年星鬢為伊加。
南鄉子-聞雁感懷
清-李因
嘹嚦過南樓,字字橫空引起愁。
欲作家書何處寄,誰投,目送孤鴻淚暗流。
憶昔共追游,荻岸漁汀系小舟。
又是那年時候也,休休,開到黃花知幾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