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聖上召見,就怕皇上賞飯」,到底啥意思?揭露清朝禮儀制度

2022-03-05     千彥水

原標題:「不怕聖上召見,就怕皇上賞飯」,到底啥意思?揭露清朝禮儀制度

現代的人們但凡是想要跟另一個人增進感情,往往會選擇請他吃飯,尤其是談戀愛的時候,請對方吃飯那更是必經步驟,事實上吃飯能夠增進感情這件事,並不是現代才被發明出來的,早在古代就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皇帝想要跟人增進感情,很常用的一個方式就是請人吃飯,比如說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是借著增進感情的名義,請自己麾下的一眾武將吃飯,結果吃著吃著就讓他們把兵權給交了出來,成就了「杯酒釋兵權」的典故。

到清朝的時候,皇帝依然經常請人吃飯,不過滿清的皇帝將其稱為「賞飯」,而這個名字本身也導致了清朝官員中,流傳有「不怕聖上召見,就怕皇上賞飯」的說法,因為「賞飯」是帶有極其明顯高高在上味道的,對於被賞飯的官員們來說相當的不友好。

古代的皇帝極其注重帝王的威嚴,這一點在清朝表現得尤其明顯,但是問題在於帝王本身也是凡人,如何才能夠讓帝王的威嚴表現出來呢?這就與「禮儀」相關了,西周時期的周公在制定「禮」的時候,主要就是將其用來區分天子、諸侯、大夫、平民的身份,不過初期並不是特別嚴格。

而清朝作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政體的巔峰,將「禮」也給運用到了極致,具體來說就是大臣在與皇帝吃飯的時候,必須要嚴格遵守的各項規矩。所有被皇帝「賞飯」的官員,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需要事先穿戴好自己的朝服,戴著自己的帽子,連帽子上的頂珠也必須得符合規制。

清朝官員的服飾極為繁瑣沉重,平時上朝的時候穿著那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坐下來吃飯依然穿著這一身,那就難免會顯得有些行動不便。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本來就極為炎熱,官員們穿著這樣一身沉重的服飾,筷子都還沒來得及動,那一身汗就已經流到碗里了。

而且由於是皇帝賞飯,所以官員們哪怕是再熱,也不敢將衣服脫下來,甚至是伸手擦汗都不太敢,這種內心的煎熬折磨可想而知。尤其是在吃飯之前,皇帝為了能夠最大限度體現自己的威嚴,還安排了專門的贊禮官員,也就是那一種你們在那裡吃飯,而他就在旁邊喊著「叩、跪」的人。

贊禮官員站在皇帝寶座的側下方,對著下面的群臣喊一聲「叩」,所有的王公大臣就得離開座位,站起身來向皇帝叩首,贊禮官員隨後又喊一聲「跪」,王公大臣們就向跪地跪下磕頭,並且一邊磕頭還一邊大聲喊著「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之類的話。

而且這種程序不僅僅是一次,吃一次飯就得來上三四次,哪怕是一個年輕小伙子,那也會累得夠嗆,何況有資格參加皇帝賞飯的大臣,基本上也都是那一種為官多年的老年人,吃皇帝賞的飯對他們來說,那已經算得上是高度精神消耗、龐大體力支出的勞動,身體不好還真撐不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b7e28532212dbf7d16e9a2626362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