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敵軍掃蕩進村時發現一桌餃子,剛吃了兩個就落荒而逃

2023-11-11     張桃子

原標題:1943年,敵軍掃蕩進村時發現一桌餃子,剛吃了兩個就落荒而逃

對所有華夏兒女來說,抗日戰爭永遠是我們心中難以磨滅的創傷。老一輩每每回憶那段過往,都說那時候對於老百姓來說,平日裡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日本鬼子進村了。」

那時候,大半個中華都淪陷在了日本帝國的掌控之下,日本侵略軍每到一個地方,便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會手持武器,冷酷無情地殘害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可這樣一群令百姓聞風喪膽的惡魔,卻也曾不戰而逃過。

故事發生在1943年,日本鬼子如往常一般燒傷搶掠,進入一個村莊的時候,發現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餃子,可只吃了幾口,就好似如臨大敵一般倉皇逃跑了。當時的故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中秋佳節,大擺餃宴

自古以來,中秋佳節都有著闔家團圓的意義,可在抗日戰爭時期,別說闔家團圓了,所有人都一直處於戰爭的陰霾下,哪裡有心思、有精力過節。

可那時候,膠東軍團的戰士們心境卻截然不同。那時候,他們剛打了一場大勝仗,只花費了一個月便攻下了即墨縣城,在這樣歡快的氛圍下,為了幫助戰士們保持士氣,團長江燮元決定帶領大家一起包餃子,歡度中秋。

戰爭年代,戰士們想要填報肚子都是奢求。對於他們而言,餃子可謂是世間美味,能夠在中秋佳節吃上熱氣騰騰的餃子,絕對是戰士們做夢也不敢想像的事情。就這樣,團長的這一決定,得到了所有戰士的支持。

於是,中秋節前那幾天,戰士們仔細勘察了周圍敵軍動向,確保他們所處的村子裡沒有敵軍後,終於安下心來,開始籌備中秋餃子宴。

膠東軍團的戰士們各自分工,有的和面、有的拌餡、有的負責包餃子、還有的則負責煮餃子......這樣一忙活就是小半天。

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下,這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戰士們褪去了所有戾氣,全部圍在鍋前,迫不及待等待餃子煮好的那一刻。終於,兩鍋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戰士們立馬一個接一個坐在桌邊,準備一起享受這人間美味。

然而,就在此時,上天好似和他們開起了玩笑,戰士們剛夾起餃子還未送入口中,便聽到了遠處傳來的槍聲。長時間的作戰經驗讓他們立即意識到不妙,這聲音顯然表明是日本鬼子進村了!

接收到這一信號之後,訓練有素的戰士們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下意識地起身尋找藏身之處,伺機反撲。可是,這時候卻沒有一個戰士願意離開,大家都還未吃上一口熱餃子,哪裡捨得就這樣撤退呢?

槍聲越來越近,眾人深知危險一步一步向他們逼近,糾結一番後,終於,團長最先下了決心,捨棄了餃子跑出屋子。有了團長的帶頭,其他的戰士們也不得不放下美食,有序撤離,很快,屋子裡就只剩下了飄著熱氣的餃子。

發現餃子,倉皇而逃

戰士們的行動非常隱蔽,成功躲過了日軍的視線,而正在一步步靠近村莊的日軍們也非常謹慎,看著這寧靜的村莊,日軍也怕遭到埋伏,只能小心翼翼的挨門挨戶搜查。

終於,日軍打開了先前戰士們所在的屋子裡,映入眼帘的便是桌上精心盛放好的餃子。

那時候,膠東軍團的戰士們早已埋伏在此處,正當他們猶豫是否要直接殺出去與日軍進行正面交鋒時,卻發現屋子裡的日軍早已放鬆了戒備,甚至直接圍著桌子坐了下來,將手伸向了熱氣騰騰的餃子。

美味的餃子就要進入敵軍的嘴巴,戰士們懊惱不已。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日軍不僅沒有吃光桌上的餃子,反倒是餃子剛進嘴裡,一個個便好似吃了毒藥一般,瞪圓了雙眼,將餃子全數吐了出來,還立即拿起了武器,倉皇而逃。

這讓戰士們大為疑惑,為什麼對方吃了餃子是那樣的反應?為什麼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都跑光了呢?

見敵軍都走了以後,戰士們再次回到了屋子裡進行檢查,可屋子裡什麼東西也沒有損壞,唯一有變化的,就是原本在盤子裡的餃子被吐到了地上。

敵軍不戰而退的操作困擾了所有戰士,大家琢磨了許久,也終於想清楚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擊退敵軍的武器不是別的,正是擺在桌上的餃子。團長名為江燮元,他喜食水餃,更喜歡在餃子餡中加入辣椒。

戰士們跟隨他作戰許久,也早已適應了將軍的這一個喜好,這次餃子宴中的所有餃子,都加了非常多的辣椒,煮出來的餃子也是無比的辛辣。

日本人哪裡吃過這樣的餃子,辛辣無比的餃子在他們心中可不就是「毒藥」麼?也正因如此,餃子剛一入口,日軍們便認為這些都是我軍戰士提前布下的局。他們故意在餃子中下了「毒」,並埋伏在周圍,待他們毒發之時,再衝出來給他們致命一擊。

真相揭開,成為笑談

誰能想到,就這樣小小的餃子竟比槍枝彈藥還厲害,江燮元不廢一兵一卒就擊退了敵軍,成功將他們趕出了村子。擊退了敵軍之後,戰士們終於能夠安心享用餃子,在如此緊張的氛圍之下,他們竟也安心度過了一個安穩的中秋節,日軍因為餃子逃跑這件事迅速傳開了軍中,成為了一樁笑談。

這個大烏龍還被記載在了《開國將軍軼事》中,書中是這樣描述的:江燮元將軍喜食水餃,更喜於餃餡中加辣椒。1945年中秋,將軍率部克山東即墨,擺餃宴慶賀。忽聞槍聲大作,日軍進村。

不料,敵進後即退。將軍還,竟見餃宴紋絲未動,甚驚詫......敵恐有詐,即退。將軍聞言,朗朗大笑,曰:「此為辣椒水餃之神功也」江將軍辣餃子退兵,遂為笑談。

其實,雖然這對於我軍來說,是一樁笑談,但這個「烏龍」事件背後,卻是隱藏著不容小覷的巨大危機。

當時的中國被重重籠蓋了抗日戰爭的陰霾,不管是從軍作戰的戰士們還是普通百姓,每日都活在提心弔膽之下。

在這樣的環境下,戰士們卸下戒備,大擺餃子宴,可若是他們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敵軍的行蹤,若是日軍掃蕩之時並未吃下餃子,或者他們並沒有誤以為餃子裡下了毒,那麼,歷史上是不是又會多一場激烈的戰爭呢?

當然,以江燮元將軍驍勇善戰的性格,想必他們從旁伺機埋伏之時,也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若是真的兵戎相見,以江將軍的智慧,獲勝的機率也是極大的。可相較於這樣的結果,自然還是不廢一兵一卒就擊退敵人更為人振奮。

雖然,這個「大烏龍事件「被戰士們稱為笑談,但若是他們缺乏這樣一位英明果斷、組織力強的將領,或許並不能成就這一番笑談。

江燮元將軍長相粗獷,皮膚黝黑,熟悉他的戰士們都親切的喊他「黑臉將軍」。除了酷愛吃辣以外,他還喜歡吸煙,特別是每每進行戰略部署時,江燮元都會煙不離嘴。

戰士們曾打趣說,如果進行戰略部署的時候,江燮元將軍突然躍起,擲下煙蒂,那麼這場戰役必將大獲全勝。

就是這樣一位風趣隨和、奇招無數的將軍,在抗日戰爭中屢屢立下奇功,深受黨中央的重視。若是「餃子宴」一事並不為很多人所知曉,但提到塔山阻擊戰,大家便能想起這位一戰成名的將軍。

事件發生在抗日戰爭後,那是在1948年,江燮元接到上級組織的命令,率領軍隊加入了塔山阻擊戰,率隊堅守塔山堡、白台山。

這場戰役中,江燮元充分藉助地形優勢,帶領著戰士們儘量前移,用最少的兵力扼守,將敵軍牢牢抵禦在塔山堡之外。

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擊戰正式開戰,江燮元帶領著12師,正面迎戰國民黨,他帶領著1個師的兵力抵禦著11個師。

哪怕是蔣介石「御駕親征」,又或者是更換了4個主帥,整整激戰6個日夜,對方都沒有突破江燮元的陣地,就連對方的士兵都曾嘆息說:「我們的將領真無用,把塔山都打平了,也沒辦法攻進去。」

這場戰役對我軍拿下錦州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也正是通過這場戰役,他帶領的12師34團、36團被授予了「塔山英雄團」、「白台山英雄團」的稱號;

而他自己,也正是通過這一場戰役,一戰成名,載入史冊,也才有機會向眾人講述自己在戰場上遇到的軼事,令「餃子烏龍」為世人所知曉。

1955年,在國家授銜大會上,江燮元將軍被授予了少將軍銜。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了41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廣州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1979年,抗越自衛反擊戰爆發,這位「黑臉將軍」再一次做出了一個令世人佩服的舉動。

這場戰役,65歲的江燮元將軍不僅自請出戰,還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同帶上了戰場,上場之前,江燮元反覆叮囑兒子們說,「你們不允許當熊包,沒有立下戰功就不要回來見我!」

結果表明,他的兩個兒子非常爭氣,初上戰場不僅沒有絲毫退縮,反倒是雙雙立下了戰功。

直至1990年,75歲的江燮元離開了人世,家人們將他的遺體火化後,竟發現了一顆子彈頭......

結語:

任何事情發生的背後必然有跡可循,絕不會是出自於空穴來風的臆想,或許一個小小的已結,就會造成完全不一樣結果。

這場烏龍,事後雖成為了笑談,但其中的驚險想必也能揣摩到。若是在那個時候,日軍沒有被餃子吸引,發現了膠東軍團戰士們的蹤跡,想必又是一場激烈的交戰,如果缺乏英明果決的將領,這場戰役的輸贏就難以保障了。

參考文獻:

[1] 《開國將軍軼事》(紀實筆記44:黑臉江燮元)

[2] 《鐵血春秋:緬懷江燮元同志》

[3] 《江燮元將軍傳略》

[4] 龍國賢,朱厚銘. 戎馬一生 彪炳千秋——記開國少將江燮元[J]. 老友,2016(11):6-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94a973ea9ea65da8c4b0a12f42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