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是對父母的考驗,能力和對孩子的教育

2021-08-11     紅衣育兒

原標題:「雙減」政策,是對父母的考驗,能力和對孩子的教育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所有什麼都留到明天。想看的電影沒有看,想去的地方沒有去,沒想到就再也沒有去過。我們沒法預測未來,現在就儘量做現在想做的事。開心就開心,難過就難過,不憋屈不糾結,不猶豫。

5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海淀區教委即將出台「雙減」政策。據知情人士,新政將規定:校外培訓機構假期不得上課,學科類和素質類教育培訓機構不得上市,教育培訓機構不得做任何廣告。受此消息影響,教育股周一在熱門中概股跌幅榜前列刷屏,美聯國際教育跌32%,51Talk、新東方跌超18%,好未來跌17%,高途(跟誰學)跌近12%,網易有道跌超9%。

此次新規的出台,也不是空穴來風,早在今年3月的兩會上,就已經將」雙減「工作提上了日程, 3月31日,教育部更是專門召開記者招待會,就」雙減「的相關問題做了進一步的闡述,也明確地表示,今年教育部把這項工作列入重點工作任務,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系統治理、標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力度。

昨天半夜和老婆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賽,一直持續到凌晨1點鐘,辯論的題目是「雙減」政策到底對我們是不是利好的,最後其實我們倆誰也沒說服誰,但是有一點是達成共識,雙減政策的最終影響,將會是要求和考驗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做父母的需要更高的能力和眼界,和為孩子花費更多的世時間,才可能培養出更好的孩子來。

我們有一個朋友,老公常年被公司外派到國外,自己一個人獨自全職在家帶孩子,她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給孩子同時報了10來個培訓班,每天孩子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首先糖墩兒爸覺得這個肯定是有點過了,孩子在太小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吸收如此多知識的。但是今天我主要聊的不是這個事兒,而是我們這個朋友,到底有沒有用心去想過,孩子到底要怎樣去發展,到底要走什麼樣的道理。

從上面的事兒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媽媽在送孩子去培訓班的路上是真的非常辛苦的,但是其實她並沒有真的用心思考過,孩子到底要怎樣發展,她把培訓班當成了推卸自己父母應該去做決定的責任。

粉絲們都知道糖墩兒爸是支持培訓機構的,但是糖墩兒爸還有一個觀點就是培訓機構應該是作為培養孩子時候使用的一種工具,你可以選擇使用這個工具,也可以選擇不使用,因為學習這個事兒,根本還是要看孩子自己,還是要看父母有沒有正確引導好孩子去學習,培訓機構只能幫助你在需要系統講解某種知識的時候,給你一套系統的課程,和體系,僅此而已。他並不能代替你作為父母的眼光和能力,和孩子需要的自主自願地去學習。

但是其實在「雙減」政策下來之前,作為孩子的父母,可以通過不斷地送大量的培訓機構,來麻痹父母自己,感覺上自己用心培養了,其實是一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現在由於國家嚴格要求了12K學科類培訓機構的時間,那孩子就會多出更多的自主時間,那這些時間是放任孩子去玩手機,玩遊戲,還是能提前教會孩子自主學習各種知識這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再者培訓機構陸續倒台之後,很多時候父母就需要自己去尋找學習資料,學習視頻,這些東西充斥在網際網路上,各種輔導書籍也是琳琅滿目,但是質量是良莠不齊的,怎樣才能幫孩子選擇更合適他的材料,就需要我們父母自己有能力去了解,甚至於要在孩子之前學習一遍,才可能幫助孩子選擇最好的學習資源了。

再者現在很多地方其實解讀這個政策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上海直接取消了小學階段孩子的英語測驗,期中期末考試也進行了約束。有的地方孩子考試之後不給排名,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其實並不知道孩子在整體中的成績,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有能力,去了解自己孩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的時候A和A+的成績能差出一個太平洋的學生。

再者說如果我們確實發現孩子不是走上學這條路的料,很可能要走技術類藍領發展的路,那到底選擇哪個方向,其實也是需要我們父母幫助孩子來提早規劃的。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所以「雙減政策」下來後國家的初衷是給孩子們解除枷鎖,但是社會的收入嚴重不平衡,地位嚴重不平衡的現實狀況依然存在,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想我們孩子無論是照著一技之長培養孩子,還是向著學歷教育培養孩子,其實都是更加考驗作為父母的我們了。

所以這個政策下,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跟著快樂了,不去思考孩子的未來,那孩子的未來就真變得一眼可見了。

總的來說,隨著「雙減」相關政策文件逐步出台,K12培訓相關教育機構、培訓平台的可持續發展將受到重大影響,生存成長空間會被壓縮,集中於K12的大量投資將不得不轉向網際網路教育其他賽道,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重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2723871_1211112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