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吃掉的鱗蝦達2億噸,為何它至今還沒滅絕呢?

2022-08-05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每年被吃掉的鱗蝦達2億噸,為何它至今還沒滅絕呢?

在南極,生長著一種動物,至今為止,不管是人類還是其它動物,都對它束手無策,只能一直吃一直吃,可還是吃不完,被專家一致認為是地球上存在的超級大漏洞。

它就是南極磷蝦。

按理說,人們這麼喜歡吃蝦,這種蝦的數量再怎麼多,也不會多到哪兒去吧?就好比小龍蝦作為外來物種,光中國人就能把它吃光,以至於要人工繁殖才能供應。

如果你這麼想,你就大錯特錯了。

南極磷蝦是海洋中總生物量最大的物種之一,據估算,目前全世界磷蝦總量約為三億七千九百萬噸,這種生物要是同時出現,把人嚇得魂飛魄散也不足為奇。

在深海里被天敵吃掉的數量,和被人們捕撈吃掉的數量,每年可達兩億噸之多,按專家的估算數量算,不出五年,就能把它吃滅絕,可它沒滅絕,反而越來越多。

不得不說,磷蝦的生存能力太強悍了,其實它並不是只生存在南極,現在的它,已經覆蓋了全部海域,只是數量多或少而已。

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一下磷蝦的特別之處。

關於磷蝦

磷蝦有著大黑眼睛、全身紅色透明,有時可以發出光,是一種小型無脊椎浮遊動物,由生物發光器官產生。目前已知種類超過85種,磷蝦平均長度為6-6.5厘米。

它盛產於南極,據測算,南極海域每立方米就有三萬多隻磷蝦,使得海水都變了顏色,是毫無疑問的「基石物種」。

小小的磷蝦身體下卻蘊藏著大能量,低脂肪、高蛋白是它的特點,胺基酸價值,甚至超過了牛肉、對蝦等高蛋白食物。它是世上含蛋白質最高的單體生物。

除了食用價值外,磷蝦還具有很高的醫用價值,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大量捕撈。

同時,磷蝦是悲催的,它是海洋食物鏈底部的物種代表,常被欺負,在南極,磷蝦是鯨魚、海豚、企鵝、烏賊等動物的盤中餐。

以藍鯨為例,作為海洋中的龐然大物,它最喜歡吃磷蝦,一隻成年藍鯨一天就可以進食四千萬隻磷蝦,約3.5噸,令人咋舌。

就算鯨魚的這種吃法,也依舊沒有影響磷蝦種群的繁衍,足見它有過人之處。

磷蝦沒滅絕的原因:

第一、深海里的浮游生物眾多,讓磷蝦永遠都不會餓肚子

大多數磷蝦都是雜食性動物,它們喜歡吃深海里的浮游植物和一些比它們更小的浮遊動物,而深海里的鯨魚、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又喜歡吃它們,這樣一環套一環的吃食方式,一直維繫著不錯的食物鏈。

在海洋里,浮游生物隨處可見,數不勝數,尤其是磷蝦最愛吃的海藻類植物,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它會源源不斷地給磷蝦提供食物來源,所以磷蝦根本不用擔心沒有東西吃。

成群結隊的磷蝦們,每天都能把肚子吃的鼓鼓的,也就加快了它們後代的成長。

第二、一年之內可繁殖多次,可以做到生生不息

磷蝦就像開掛了一般,繁殖能力極強,即便每年都成為各種動物的美食,都沒有過多的減少。

磷蝦在春季交配,夏季產卵,一隻雌性磷蝦較常見的產卵量為一千顆左右,一年下來,個彆強健的雌性磷蝦產卵量能達到10000顆。

在繁殖期,磷蝦肚子裡除了蝦卵外,幾乎沒有其它東西,蝦卵的體重占據了磷蝦自身體重的三分之一。

產卵量驚人是一方面,關鍵卵的存活率還比較高,磷蝦產卵于海水中,邊下沉邊孵化,直到百米甚至千米後,才能孵化出幼體。

幼體出來後,又一邊上浮,一邊發育,快到達海平面時,就由幼體變成小磷蝦了,此時的它們,成群結隊,邊覓食邊生長,一隻幼蝦要經過5次脫殼歷練才能發育成熟。

這群小可愛的生長方式,不跌破谷底不出來,不浮出水面不成蝦,可以用勵志來形容了。

第三、磷蝦本身數量眾多,倖存者將持續繁衍生息

專家估算的三億七千九百萬噸,只是按照各處海域每立方米的估算值,磷蝦作為海洋中數量最多的生物,其實遠不止這個數。

曾經有航海者瞧見海平面上有一條暗紅的紐帶,走近一看才發現,這是磷蝦為了防禦和迷惑捕食者組成的磷蝦方陣,這條紐帶足足綿延了數千米之長,按每平方米3萬隻計算,足足有三千萬隻磷蝦參與了迷惑方陣。

別看一隻磷蝦只有幾克重,但架不住數量極多,雖然一大半都逃不過被吃的命運,可依舊存活了上億噸磷蝦可以繁衍後代,擴充很及時,也就很難滅絕了。

第四、人類以往的過度捕撈,讓磷蝦有了喘息生長的機會

也許這個原因讓很多人不解,過度捕撈不是越來越少嗎?怎麼會是磷蝦沒滅絕的原因呢?

其實不然,人們肆意捕撈海洋生物,其中這裡邊有很多磷蝦的天敵,比如海豹、鯨魚、烏賊等,這就讓喜歡吃磷蝦的海洋生物逐漸減少,造成了磷蝦慢慢變得「沒有天敵」。

這就很難了,過度捕撈磷蝦,會造成其它依賴磷蝦生存的所有動物沒有食物吃,慢慢餓死;肆意捕撈其它海洋動物,又會造成磷蝦泛濫,無論怎樣,最終受益的都將是活下來的磷蝦。

關於磷蝦產業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磷蝦就以蝦粉,冷凍蝦肉等形式進入人們視野,多用於水產養殖的營養配料。

在磷蝦捕撈過程中,俄羅斯、日本都曾作為霸主,發展至今,年捕撈量挪威成為了最大的國家,我國3.8萬噸的年捕撈量,僅為挪威的24%。

不過,隨著磷蝦產業多元化,用磷蝦製作成的蝦仁、糕、罐頭、干製品等產品相繼問世。隨著科技進步,磷蝦也能用於藥品提煉等。

吃過磷蝦罐頭的朋友說,磷蝦的味道還不錯,不過他也善意提醒,磷蝦雖好,可不能多吃!

當然,除了以上四點原因外,還有相關重要的一點原因,即為:

相關規整制度的約束

1993年,多國連同制定了《保護南極海洋生物資源公約》,直接限制了南極磷蝦的捕撈,既可以避免人類過度捕撈造成磷蝦滅種,也可以保護南極其它生物能繁衍生息。

倘若磷蝦越來越少,那生活在南極的企鵝、鯨魚、海豹等動物將會面臨極大的生存挑戰,導致滅絕都有可能。

除了國際公約外,2020年12月11日,一家磷蝦企業協會由全球八大磷蝦捕撈公司組成,同時宣布,該協會將在南極半島的希望灣區域,實施全年性自主禁漁措施。

以上舉措無疑是對海洋生物的保護,守護南極,就是在守護它們的家園,海洋生物們也得到了繁衍的時機。

總結

以前在沒有公約和協會約束時,磷蝦可能會被捕撈而滅絕,現在為了生態平衡考慮,磷蝦得到了保護,加上繁衍生息快,又不愁吃的,現在的磷蝦是不會輕易滅絕的。

唯有海洋氣候發生不可逆的變化,破壞磷蝦的生存環境,才有可能造成磷蝦減產,滅絕的可能性較小,畢竟,它吃的是海洋浮游生物,它的生活習性也會跟著環境改變的。

據說南極磷蝦能養活幾億人,被專家稱作是人類的「海上糧倉」,對於此看法,你有什麼想說的,又是否品嘗過磷蝦的美味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