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是江湖騙子

2021-06-18     枕貓

原標題:金燦榮: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是江湖騙子

「虛假的心定不會有穩定的腿。」 ——莎士比亞

曾幾何時,先被稱為「騙子專家」的郎咸平也是「良心學者」,可醉於名利場的他卻被利益灌得醉醺醺,站立不穩終待從神壇衰落。

所謂專家,在展現自己某一領域高造詣的同時,其一言一行都要都要慎重小心。言顧行,行顧言。

你的頭銜會引領其他願意聽你指教的人,其責任重大。稍有不慎,「專家」就會引來無數板磚成為「磚家」。那麼郎咸平是如何摔下神壇的?又是如何讓國際關係教授金燦榮公開批評呢?

郎咸平

成為「良心專家」

郎咸平,於1956年6月21日在中國台灣誕生。郎咸平雖說現在是個經濟學教授。可是他從小並不聰明,屬於後天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類型。

在努力的結果下,郎咸平考取了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生,並順利地拿到了沃頓商學院的offer。郎咸平在此期間,認識了黃綺萍,也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後來兩人一起飛往美國。在郎咸平讀博期間,就依靠著黃綺萍打零工貼補家用。

後來郎咸平博士畢業,他們的生活開始好轉。郎咸平的學者之路也越走越順。他先後執教多家美國重點商學院,還曾擔任世界銀行公司的治理顧問。但郎咸平並沒有因此而選擇繼續呆在美國。

1997年,郎咸平正式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第一批首席講座教授。收到邀請的郎咸平選擇去往香港,並放棄了美國國籍。

郎咸平的這個決定是有自己的用意的,回到香港的他靠著自己的教授身份認識了很多富商與名流。可以說郎咸平的野心非同一般。

郎咸平

來到香港之後,他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主要放在中國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上。此時的郎咸平也非常有能力,並且於2003年因成功預判德龍資金鍊斷裂而名聲大噪。

在2001年 ,當時德龍作為民營集團的「巨鱷」,經濟學家無一不對他的模式表示認可。

但郎咸平公開表明,德龍的資金鍊一定會斷裂。然而三年後德龍果真全面崩盤,郎咸平自此正式踏進「名利場」。郎咸平出名以後,於2004年上海電視台第一財經頻道主持《財經郎咸平》,引起了劇烈反響。

在當時中國經濟有所恢復,大家手裡有一點錢但又缺乏理財知識。郎咸平的出現剛好給大家解決了這個煩惱,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給大家普及理財知識。一時之間,登上了「良心學家」的神壇。

郎咸平

在「名利場」里迷失

登上「神壇」後郎咸平說的話好似帶有一種「神力」,這種「神力」使得他說的每一句話都使人深深信服。他成為大家崇拜信任的人,這種「神力」也好像讓郎咸平有點兒飄飄欲仙,他醉倒在裡面。甚至深陷其中。

飄了的郎咸平開始不知足於給大家講述經濟學知識,他有更大的慾望。2011年,郭美美事件發酵升溫引起社會輿論。郎咸平邀請郭美美母女來做一個訪談。在訪談過程中,郎咸平以自己的巧舌如簧引導郭美美母親說出巨額財富不是因為紅十字會,而是因為炒股。

以一種並不高明的方式幫郭美美洗白。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這僅僅是郎咸平跌下神壇的一個前奏,使得他真正摔下來的是」泛亞事件」。

郎咸平

一個曾號稱世界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成立,在成立以後郎咸平為此公司站台。宣稱「比黃金值錢,比股票安全」。

這吸引了一大波信任郎咸平的人,為「泛亞」帶來了大量的投資。

2015年,「泛亞」出事了,或者說終於敗露。超過430億資金兌付危機,這就是一場「旁氏騙局」。郎咸平難辭其咎,可這僅僅是個開始。

他曾站台的「快鹿」、「望洲財富」全都爆了雷。人們對他的信任也可謂是降到谷底。

郎咸平

雖然郎咸平對這幾家公司的暴雷不負主要責任,但作為一個專家,一個學者,對於自己所說的不管真假就裝模作樣的講出來使群眾們受害其中,其罪責難逃。

作為學者,專業領域並不專業。作為一個人,道德方面也算不上高尚。郎咸平真的是親手把自己從一步一步努力登上去的神壇推下去。以極難看的吃相,重重地摔倒了地上。

金燦榮

金燦榮對於這類「學者」的評價

在一檔節目中,主持人詢問研究國際關係的金燦榮教授關於郎咸平稱工業4.0對於中國製造業置於困境的說法有什麼見解。在郎咸平的原話中,他認為工業4.0的全線展開讓中國製造業已經面臨全面解體崩潰的境地。

而金燦榮直接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說他在德國並沒有聽到工業4.0的說法。並且中國的實力絕對不至於到這個境地。他還委婉指出這種說法是虛假言論,有「誇大」之嫌。這都是為了「嚇唬」國人,讓人嚇得夠嗆又氣得夠嗆。委婉地批評了郎咸平,暗諷他為「江湖騙子」。

同時金燦榮教師還勸誡這些學者們,自己專業的學術知識和研究領域才是自己的根本,也是自己說話之前憑藉的基礎。學者一定要知識輸入用於大於輸出,這樣才能確保自己輸出的準確性與可信度。萬萬不可忘了本。

郎咸平

郎咸平其實在前期,確實給人們普及了不少的經濟學知識。但被名利場繞暈的他沉溺於此,不再去腳踏實地干自己該做的事情,應該做好的事情。反而讓自己本應該擅長的做得一塌糊塗,還不醒悟的他跌下神壇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在某一個領域上做得出色並成為專家,這是令人佩服與讚揚的事情。可當因為一點成就,因為獲得一點利益,就開始偏離自己原來的方向,那麼終會誤入歧途,難以回歸正道。

尤其專家作出的一些客觀闡述是普通人深信不疑的,當這些學者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不假思索地說出某些話,甚至於捏造事實,那麼不僅對於相信他們說話的那些人們的認知有所危害,對於整個國家的危害也不容小看。

郎咸平

而我們普通人也不要去盲目相信所謂的什麼專家,通過自身學習來了解一些信息資訊。國內的專家們也都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個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優秀的學者們也會越來越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72705701_1204093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