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所有在生命中出現過的人,都是來教導自己成長

2021-06-03     二次元木之本櫻

原標題:《聲之形》:所有在生命中出現過的人,都是來教導自己成長

校園霸凌一直以來都是現實社會裡不能忽視的話題,儘管我們從小就教育著不要歧視他人,要善待他人等等,但回想起來,十歲附近的小朋友,面對著身體有缺陷或者智力有缺陷的人,難免不會起一種特殊的目光。

今天給大家帶來大金良時的社會類校園漫畫——《聲之形》的故事。

校園暴力

有的人會試圖去掀起傷疤,來抖露出他人的缺陷,以此譁眾取寵,比如小學時的 石田將也,向來對小學學習生活沒有興趣的他,總在試圖尋找生活里的樂子,看不慣轉校生的溫柔,看不懂轉校生的缺陷,看不下轉校生的日常。

認為班裡同學將目光轉移到了硝子身上而心存芥蒂,再加上對手語以及殘障人士的不理解,將也心生報復,並多次侮辱硝子,藉此試圖挽回學生的注意力,直到「東窗事發」後,他也成了「槍打的出頭鳥」。

被孤立欺負的人,他們因為某種缺陷而抬不起頭,而大人們教導他們要融入集體中去,脆弱的自尊心讓他們在受欺凌時不敢向家長、老師報告,最後積鬱成心理疾病,從而很容易會和多年後的硝子一樣,在被觸動傷疤時選擇輕生。

而隨著年級的逐漸升高,心理問題也越發嚴重,自然而然地與他人保持距離,儘管隨著年紀的增長,學生群體也意識到了霸凌的不對,但他們也沒有理由去接觸一個與他人刻意保持距離的人。

現實生活里很多人或多或少童年時參與或旁觀過霸凌行為,更多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對兒時的行為有了更為理性的判斷,雖然談不上救贖,但在培養教育下一代時,他們也會告誡他們不要犯這樣的錯誤,而至於聽沒聽進去,又是另一回事了。

而在很多時候,我們要時刻告訴自己,不能成為施暴者,也不能成為受害者,在不傷害別人的時候,也要保護好自己,對於這種事情一直是我們難以解決的事情,但是並不是不可以避免。

為人父母

而在整部動漫當中,最讓人感動的大概就是將也的母親,在兒子被學校教育時並沒有偏袒兒子,作為一個生活不易的母親,取錢拜訪硝子,賠禮道歉,也心甘情願接受硝子母親的侮辱,只為了讓兒子受到一次教育。

後來知道兒子想要輕生的消息後一反常態的生氣,也是出於愛的表現。最後原諒道歉的硝子家人,也是一種大度的體諒。而這裡的體諒並不是一種軟弱,將也母親尊重兒子做出的任何善意的決定,知道去救硝子是處於兒子自己的本心,而作為母親,應該支持他這種決定,同樣也應該維護他的決定。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都是起一個帶頭的作用,因為小孩子正如所說的那樣,宛如一張白紙,而在白紙上面寫上的第一個字,將是痕跡最明顯的一個,也是說孩子會學習模仿父母的行為。

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孩子浪費食物扔進垃圾桶,而父親也是親自將垃圾桶的食物拿出來吃,可以說是非常有責任心的一位父親,而也就是如此,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首先就是要自己當榜樣。

各種情況下,也是起了一個帶頭的作用,只有身為父母的自己立好了榜樣,孩子才能知道什麼是正確該做的,什麼是不正確的不應該做的,有些時候或許我們不理解父母的行為,但是當自己變成了父母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父母當時的辛苦與目的。

救贖

因為隨著年齡的逐漸長大,將也也是看到了自己母親,為了承擔自己的過錯而受了各種各樣的苦之後,也是決定救贖自己,自己打工還錢,為了賠償損壞了硝子的助聽器,為了補償她的心理。

然而這些可能對於大部分來說,是無法原諒的事情,也是讓很多觀眾非常憤怒的事情,然而將也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也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補償去救贖,希望對方可以將自己原諒,而硝子到最後也是原諒的將也。

在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替別人原諒別人,相反,當別人已經原諒了對方的時候,我們也不能替別人不原諒他,那是別人的事情,我們無法插手,只能當一個旁觀者,而如果這個時候插手或者是對對方表示不滿,那麼自己反而變成了一個「施暴者」。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犯錯誤,但是最主要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在錯誤中知道自己不敢做這些事情,或者是知道了錯誤之後,去改正去補償,而不是一錯再錯,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錯了一步導致後面全部出現了問題。

而這個時候也是看自己能否正視自己,重新來過,只要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再次啟程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去面對一些事情,或許很多時候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性,但是如果連這些沒有挺過去的話,那麼重新來過也無法改變什麼。

而當自己真正地改正了錯誤,那麼心理的障礙也就真的解開,沒有人會跟自己過不去,前提是對方原諒了你,而不是自己原諒了自己,那麼這樣就和沒有改正一樣,只是盲目的欺騙自己而已。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70224156_120369357-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