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列車為什麼不能停下來?中間藏著怎樣的陰謀?

2022-05-05     生活里的樂趣

原標題:雪國列車為什麼不能停下來?中間藏著怎樣的陰謀?

「既然列車是永動機驅動的,那為什麼不停下來,而非要繞著地球不停地轉圈呢?」

《雪國列車》這部電影,於2014年在中國上映,由韓國和捷克共同製作,電影講述了:

為了抵禦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科學家研製出了代號CW-7的冷凍劑,能成功將全球溫度降低到可控標準,是為人工控制全球變暖的革命性解決方案。不料CW-7發射後不久,一股巨大的寒流來襲,全世界都被冰凍了,所有的生命開始消亡。只有為數不多的數千人登上了一趟精心設計的列車,得以倖存。

這輛列車藉助的是威爾福德開發的永動引擎,並且配備各種完備措施,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它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行在43.8萬公里的漫長旅途中。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是一輛只有幾千人的列車,同樣已然是一個小社會。在這輛列車中,富人占據了大量資源,而大量的窮人被迫擠在最末尾的一個車廂中。

十七年前,他們剛上列車時,所擁有的資源便被上層派來的衛兵掠奪一空。很快,末節車廂的人們就陷入了山窮水盡的局面。歷史上發生過的慘狀,毫不例外地在這節車廂里重現了,餓殍遍地,人人相食。直到上層施捨的到來,這場局部災難才算告一段落。而他們領取到的食物,也不過是每天一塊難吃的蛋白塊而已。

電影的劇情發生在列車開始運行的17年後,男主柯蒂斯帶領著同樣不滿於生活處境的末節車廂民眾,策划起了一場反抗上層、奪取列車控制權的鬥爭。

開始是蛋白糕中傳遞來的一張紅色字條,上面寫著對他們反抗行動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南宮民秀,這人是一個安全系統設計師,整趟列車上的鎖,都是他設計的。為了順利打開連接各個車廂的門,南宮,必不可缺。爭取到了開門的關鍵人物之後,就是向著車頭進發的,一路過關斬將的進攻了。

一路上,他們見識了太多的「世界真實」:窮人的世界人擠人,吃不飽穿不暖,而富人的車廂極盡奢華,不僅吃喝管夠,還有專門的游泳池、桑拿房、美容院、水果園、水族館等待一應俱全。而這之外,則是到處可見的,對列車的掌控者——威爾福德的歌頌。

部長梅森一口一個偉大,幼兒園老師三句不離威爾福德,孩子們更是把他當作唯一的「神」,成天傳唱著對他讚歌:

如果引擎停下來我們會怎樣?我們都會凍死。

引擎會停下來嗎?不會!

為什麼呢?引擎是永恆的!

威爾福德萬歲!

故事的結尾,所有人開始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也是所有解謎類型橋段的必然一環。

首先是柯蒂斯,他講述了自己十七年來的種種苦難經歷,講述他所見過所參與過的那一樁樁人吃人的慘象。他討厭自己,因為他知道了人肉的味道,還知道嬰兒的味道最好。他不敢告訴別人,自己最忠心的小跟班埃德加,就是當年差點被自己殺死的嬰兒,而這個嬰兒的母親,也死在了自己的刀下。他痛恨威爾福德,因為這個人,底層人民不得不砍下自己的一隻胳膊來果腹。現在,他終於到這兒了,他乞求南宮打開最後那扇門,他要進去,殺了他。

就在所有人都期盼著最後這扇門的時候,南宮說出了一個更瘋狂的計劃:南宮說,葉卡特琳娜橋下的那架飛機,10年前還只能看到飛機的尾巴,但現在能看到它的身體和機翼了。這說明,陸地上的冰雪開始融化了。所以他想炸開通向外界的那扇門,回到陸地上去。

其實這裡,大家已經陷進了編劇的敘事邏輯中,大家已經跟著編劇的思維在想該如何處理和威爾福德中間的矛盾,卻往往會忽視還有另一個選擇,即能不能從列車上下去。於是,在這裡,安插南宮來打破這個慣性,告訴所有人,我們還有另一個選擇。

故事繼續進行,柯蒂斯也見到了威爾福德,而威爾福德說的話又來了一個大反轉。原來這些年,末節車廂的種種暴動,都是他和吉列姆精心策劃的。而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暴動的過程中消滅一部分人,以此來維持列車這個封閉生態系統的平衡。正如他所言:「為了掌控話語權,有時也需要暴亂,比如七號暴亂,馬基高暴亂,還有偉大的柯蒂斯革命。」

合理的暴亂,能夠合理地消弭或轉移列車上的矛盾。只要讓底層和上層打起來,亂作一團,最好是誰也不能從最後的結果中獲利,那麼,最後的利益獲得者,就是威爾福德莫屬了。只要這個列車運行一天,他就是全人類至高無上的「神」。

既然南宮能夠注意到外面的冰雪開始融化了,那威爾福德不大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一點。威爾福德一定比誰都清楚,列車不可能是永恆的。即使現在的所有人都在給他唱著頌歌,可一旦等列車停下來,大家發現陸地已經變得可以生存時,那他的列車必然會被拋棄,他本人也將失去價值,甚至由於惡行會受到清算,所謂「牆倒眾人推」,正是這個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5d8fac7b5455f428c18018da382d0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