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排名,到底是為了孩子自尊心,還是為了維護家長「面子」?

2023-03-10     陪寶寶寫日記

原標題:成績不排名,到底是為了孩子自尊心,還是為了維護家長「面子」?

記得之前我在舞蹈培訓班上班時,有一位家長帶著她女兒來我們舞蹈培訓班上體驗課。上完體驗課後,孩子自己表現的很感興趣,老師對這個孩子的評價也挺高,說她是個學跳舞的好苗子。

按常理來說,這個小女孩接下來就會正式開始她的學習舞蹈之路,但有一個事情讓我們和家長都犯難了。

這位家長,她隔壁鄰居的孩子也在我們培訓班,但在相對高階的班級,因為那個孩子已經學過兩年了,而這位試課的家長,希望她的女兒可以去高階班,跟鄰居家孩子一個班。

「我們家孩子學習能力特別好,天賦也不錯,去高階班沒問題,聰聰(她鄰居家孩子)能上高階班,我家孩子也沒問題。」

「家長你好,是這樣的,聰聰在我們這已經快兩年了,她剛來的時候也是從初級班開始的。你家孩子天賦還不錯,進度快的話可以早一點進高階班,但現在我們的建議是打好基礎再說,不然也耽誤孩子以後的發展。」

「那不行啊,我家孩子要強,自尊心重,她在初級班她朋友在高階班,她心裡受不了的,老師你就讓她進高階班得了,沒事的。」

再三溝通下,這位家長還是堅持讓她孩子進入高階班。

前一陣子我向培訓班同事問起那個小女孩的事,同事說她在高階班上了一個多月的課,然後跟家長協商退還學費沒學了。

孩子上課表現的很局促不安,旁邊同學都會的動作她不會,孩子非常不自信,跟來試課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樣,所以放棄了。

說起這個小女孩,老師都覺得有點可惜,如果她媽媽可以不那麼著急的話,以那個小女孩的學習能力和天賦,會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的。可就因為太過於心急,讓孩子早早失去了本該能取得的成就。

到底是孩子虛榮心重,還是家長虛榮心重?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家長們在周末送孩子上各種培訓班的時候,孩子在裡面上課,家長就在外邊休息區聊天,聊的內容大多都是關於自己的孩子。

你家孩子成績怎麼樣?你家孩子學了什麼特長?取得過什麼成績?去到過哪裡參加過什麼比賽等等等等。

聊自己孩子本沒什麼,但聊著聊著,有的家長就容易產生比較心理。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稍微弱一點,本來家長覺得沒什麼,但一聽說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就忍不住要數落自己的孩子或是立馬給孩子報補習班。

咱們中國父母一直都有「望子成龍」這個說法,「龍」是什麼?是存在神話故事裡的生物,是華夏民族的圖騰,是完美無瑕的存在,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所以有的家長們也盼望自己孩子可以成為「龍」,最起碼也要比隔壁家孩子更像「龍」。

再舉一個例子:近年來教育改革後,許多地區學校小學三年級以下考試成績不做排名,甚至整個小學都不做排名,理由是照顧孩子自尊心。

各位80、90後這一代人想一想,那個時候的期末考試是有排名的,甚至會張貼在學校或者教室後面,所有人都能看得到。

雖說沒考好回家免不了數落,但家長可以非常直觀的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到底怎樣,對孩子的學習有很清晰的認知。

而到了現在,學校不排名了,「面子」是保住了,但孩子在學校學的怎麼樣,家長知道的也沒那麼清楚了。

孩子很在意排名嗎?會在意,但是沒有那麼在意,這是實話,孩子忘性大,但家長就不一樣了,跟其他家長一談起考試成績,瞬間覺得自己沒面子了。

「不排名」甚至低年級取消期末考試,真的是為了照顧孩子的「自尊心」嗎?恐怕不全是吧。

請大家收起成年人的虛榮心,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孩子的競爭對手是誰?是隔壁家孩子?是朋友親戚家孩子?是同班同學?還是所有同齡人?一旦有這種想法,只會讓孩子和家長雙方都倍感壓力和焦慮。

孩子真正要跟誰比?是跟自己比!準確來說是跟過去的那個自己去比較!

孩子比上一次考得好,這就是進步,為什麼一定要跟班上第一去比呢?

孩子上鋼琴課之前什麼都不會,現在能彈一首《小星星》了,這就是進步啊,為什麼一定要去跟過了十級的孩子去比呢?

孩子以前需要在你的幫助下才能騎單車,現在可以獨立騎車了,這也是進步。多一點耐心,千里之行都是始於足下。

很多時候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是我們以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孩子,這對孩子來說不公平,我們說起「水滴石穿」「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道理的時候頭頭是道,唯獨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一步登天」。

不知為何現在有個怪相,就是家長自己很多曾經沒能做到的事情,卻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到。比如自己很喜歡鋼琴,但自己成長條件不允許給耽誤了,所以把自己沒來得及做完「鋼琴夢」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我們作為父母有沒有問過,孩子自己的夢是什麼呢?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和孩子雙向奔赴所產生的,而不是父母單方面輸出給孩子的。

孩子不是為了彌補我們未來得及完成的夢而存在,更不是為了讓我們跟別的家長聊天時更有面子而存在,我們不應該給孩子指明一個我們認為正確的終點而讓孩子奔跑,也不應該因為孩子跑的比別的孩子快而沾沾自喜,更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孩子跑的比別人慢而失望責備。

我們要做的,是用我們成年人的智慧經驗,教會孩子怎麼奔跑,怎麼在跌倒的時候爬起來,怎麼在暴風雨來的時候保護好自己,怎麼在找不到方向的時候看清前面的道路。

也許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孩子優於常人,但老是忽略我們也是常人的一員。孩子在奔跑的時候,讓他輕裝上陣吧,背負太多家長的虛榮心,會讓孩子跑的很吃力。愛和鼓勵可以多一點,他會跑的更自如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4752a2a8915b1d4d2303485c243f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