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髒亂臭」到「城市會客廳」——山西「母親河」生態之變

2024-08-13     搜狐城市-忻州

來源:太原發布

這是汾河太原段三期工程舊貌新顏對比(拼版照片)。

工作人員在汾河太原段檢測水質(7月3日攝)。

小朋友在位於太原汾河畔的雁丘園拍照(8月10日攝)。

演員在太原市水上運動中心進行「水上飛人」表演(6月10日攝)。

這是位於汾河太原段的晉陽橋(6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

汾河是黃河第二大支流,被稱為山西的「母親河」。由於開發過度、植被破壞等原因,汾河一度陷入「雨季過洪水、旱季沒流水、平時是污水」的窘境。

2017年以來,山西省按照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總要求,展開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統治理。在汾河太原段,當地通過源頭截污、雨污分流、定期清淤、生物治藻等措施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根據最新監測數據,今年1月至6月,太原市境內6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100%。

如今的汾河一川清流,兩岸錦繡,重現昔日大河風光。在汾河流域太原段,當地把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歷史底蘊有機結合,建起生態公園、景區,融入歷史、古建等傳統文化元素,打造水上運動中心、濱河自行車道等運動場地……如今的汾河已成為「城市會客廳」,向到訪的遊客講述著一條大河的生態之變。

新華社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417e90c4c5f2c2be93d573366d3fd73.html